浏览数量:59
一、活动主题:【知行学堂·陶心书社】第105期——读书丰底蕴 清气溢师心
活动简介:晓庄小学是1927年3月5日由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学校。自2018年9月1日新建复校以来,以“知行合一”为核心办学理念,让学生做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让学生做一个把读书和实践相结合的人。
“以陶为镜省自己,教书育人谱弦歌”,《知行学堂》专栏将以教育生活为源,谱写“学陶、师陶”的生活教育篇章
新学期伊始,南京市晓庄小学在金立义校长的引领下,继续掀起各学科教师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后本公众号推送文章所称新课标均指此版本)学习的高潮。为了分享学习成果,陶心书社工作坊从第96期开始,将分期分批推送青年教师的学习心得。
学习新课标 领悟新理念 分享新体会
(十一)
分享人:南京市晓庄小学 王丹
最近研读了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我关注到了很多新鲜的词汇和理念。尤其是课标中的“思维能力”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分享人:南京市晓庄小学 王思睿
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是一门工具性学科。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也在发生变化。新课标以学生在学习中占主体地位为出发点,提出了四个核心素养,即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注重对学生语文水平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下面谈一谈我的对低年段视角下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的学习心得体会。
分享人:南京市晓庄小学 朱文瑞
研读最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让我受益匪浅,感受良多。新课标较之以往,着重强调了如何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这也是课标中对于“一会”的要求。新课标还将数学核心素养和学科育人进行结合,充分解析了现今课标要求我们“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一问题。为此,我有以下两点感悟。
二、活动主题:【知行学堂·陶心书社】
第106期
——
读书丰底蕴 清气溢师心
活动简介:晓庄小学是1927年3月5日由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学校。自2018年9月1日新建复校以来,以”知行合一”为核心办学理念,让学生做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让学生做一个把读书和实践相结合的人。
“以陶为镜省自己,教书育人谱弦歌”,《知行学堂》专栏将以教育生活为源,谱写”学陶、师陶”的生活教育篇章。
新学期伊始,南京市晓庄小学在金立义校长的引领下,继续掀起各学科教师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后本公众号推送文章所称新课标均指此版本)学习的高潮。为了分享学习成果,陶心书社工作坊从第96期开始,将分期分批推送青年教师的学习心得。
学习新课标 领悟新理念 分享新体会
(十二)
分享人:南京市晓庄小学 张雪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习心得
一、第一学段“表达与交流”目标细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关于第一学段“表达与交流”的目标,共有4条:
分享人:南京市晓庄小学 陈晨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解释了“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彰显了语文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核心素养中再次提到“审美鉴赏与创造陶冶高尚情操”,可见其的重要性。
分享人:南京市晓庄小学 杨雪莉
近期,我认真学习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课标中“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等关键词引起了广泛关注。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和“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这一基础型学习任务群,我对低段的识字教学进行了新的思考。
三、活动主题: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探索
——记栖霞区小学语文“双减”“双新”背景下强课提质教学研讨活动
活动简介:为促进语文学科团队发展,加强教师对新课标中“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探索与理解,在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的指导与组织下,12月5日下午,南京市晓庄小学、金立义名师工作室承办了区“整本书任务群的探索”暨“双减”“双新”背景下强课提质教学研讨活动。
四、活动主题:聚焦生活力课堂 促进技能发展
——记南京市晓庄小学科技组校本研修活动
活动简介: 11月30日,南京市晓庄小学全体科技组教师齐聚一堂,围绕“聚焦生活力课堂,促进技能发展”这一主题,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本次活动包含课例展示、说课评课两个环节,结合示范课例《舌尖上的麦芽糖》,进行科学课堂生活力的实践与探索。
课例展示
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在学习中应当掌握这三种能力,即生活力、自动力和创造力。其中生活力包括康健生活力、劳动生活力、科学生活力、艺术生活力和社会改造生活力。注重学生综合和实践能力,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
五、活动主题:培养符号意识,发展数学素养
——记马艳龙工作室主题活动(二)
活动简介: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已是入冬时节,晓庄小学数学教师们教研的热情依旧不减。2022年12月6日上午,南京市晓庄小学马艳龙名师工作室“培养符号意识,发展数学素养”主题活动如期举行。本次主题活动以“新课标”为指导,“名师工作室”为载体,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的示范、带头作用。旨在全面提升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以单元、课时为切口,深入探究在新课标指导下,如何进行结构化设计,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进一步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生成。本次工作室活动由刘珍妮主任主持,工作室全体成员及数学组青年教师全程参与。
六、活动主题:基于“人际交往”主题的小学心理课堂教学策略探析
——记第16周栖霞区小学心理学科主题研训活动
活动简介:为促进我区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设计水平和教学水平,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质量,2022年12月15日,栖霞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第16周教研活动在线上展开。
本次活动由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南京市晓庄小学承办,全区68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参加了会议,活动由南京市晓庄小学徐瑞环老师主持。
活动第一部分,南京市晓庄小学专职心理教师徐瑞环和兼职心理教师张玲玲分别展示了以“人际交往”为主题的心理课。
七、活动主题:以美育人,以研促教
-------南京市晓庄小学美术组开展校内研讨课
活动简介:为更好的落实新课标的精神,提高我校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扎实有效推进课堂教学,近期,美术组五位老师陆续开展了校内研讨课。
蒋晓玲老师在《鱼的纹样》一课教学中,以鱼纹彩陶盆为本课切入点,欣赏不同艺术作品中的鱼纹,如鱼形玉佩、三彩鱼纹盆、鱼的剪纸等,带领学生感受古今人们赋予鱼儿各种美好的愿望,从而了解鱼儿是中国民俗文化中吉祥图案的重要内容。蒋老师的教学层层递进,带领同学寻找到鱼的基本组成部分,通过对比现实生活中的鱼与纹样中鱼的区别,引导同学学会运用简化、夸张、变形的方法快速概括出不同动态下鱼儿的外形;接着,通过欣赏不同鱼儿身上的花纹,寻找到装饰的三大“法宝”:点、线、面,通过不同学生的绘画作品,总结出使用点、线、面装饰的注意点。课堂中学生进行了二次作业的制作,从设计外形到美化装饰,在使作品的创作有条不紊,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同时也使学生更加具有成就感,从而深刻地领悟到纹样的装饰美。
图文:张燕
一审:教师发展中心
二审:校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