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93
晓庄小学与晓师附小数学第二学段教研组开展联合教研
2022年6月10日下午晓师附小数学第二学段的所有教师齐聚晓庄小学,与晓庄小学的数学教师们联合开展“以数学游戏为载体 培养核心素养”的主题校本研修活动。
本次联合教研活动由晓庄小学的李桐老师主持,活动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课例展示,第二个环节是微型讲座,第三个环节是研讨点评。
第一个课例是由晓庄小学的李一郎老师和二(6)班的学生呈现的“探秘数学史中的九宫格”,李老师借助理学单为学生设计丰富多样的学材,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九宫格规律的过程,引导学生基于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直观体验理解古人所总结的“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的意思。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古人所总结的九宫格规律,李老师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在运用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掌握九宫格规律的数学本质。
第二个课例是由晓师附小的杜莹老师和四(3)班的学生呈现的“智慧红黄蓝”,杜莹老师首先通过视频介绍让学生了解开展智慧红黄蓝游戏的游戏部件、游戏规则,借助相关图示让学生尝试用数学语言表达对游戏规则的理解;接着呈现相关的线索图放手让学生尝试玩一轮游戏,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线索图,从中收集重要的信息,寻找开展游戏的正确步骤或方法;接着放手让学生挑战略有难度的一轮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玩游戏不仅需要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还需要用数学的思维去分析、推理,通过分析线索图中已有的信息,推理出背后蕴含的其他信息,突破游戏操作的关键点和难点。
晓院附小的任迎迎老师在微型讲座中,与大家分享了学校数学思维坊引入麦博思考力课程的目的——即把思维游戏作为一个介质,将思维方法、思维策略的培养蕴含其中,通过游戏与思维的结合,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思维过程,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基于学习历程案,开展数学游戏教学的第一个任务一般是:通过观看视频、图示等方式了解游戏规则、游戏部件;其对应的评价是了解学生对游戏规则、游戏部件的理解;第二个任务一般是:学会玩游戏,学生学会观察线索图,从中收集重要信息,寻找开展游戏所需的部件或正确步骤或方法;其对应的评价是学生通过分析线索图中已有的信息,去推理背后蕴含的其他信息,突破游戏操作的关键点和难点;第三个任务与评价一般是:玩好游戏,学生迁移运用所积累的游戏经验进行个性化的游戏线索图设计,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
晓庄小学的丁洁老师在微型讲座中,与大家分享了亲生活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主题式创意课程,该课程基于生活现实场域,以“教学做合一”为核心理念,关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为促进学生深度掌握数学知识,建构知识结构,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而创造性的设计教学活动;该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关键能力为目标,以小学数学核心知识为载体,探索真实生活中的情境或问题并形成有创意的系列课程项目,以体验、探究、创作以及能力的发展作为评价导向的校本课程。学校已经开展了“听数字讲述故事”、“看图形丰富世界”、“悟游戏丰富生活”、“感文化浸润童心”等主题式创意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并制定出相关的评价体系。
最后顾新佳主任点评指出“学生玩游戏的步骤一般经历‘会玩了吗’、‘会玩吗’、‘玩得好吗’的过程,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人人参与,人人会玩,人人会创造,人人会创新。”
杨美主任点评指出“开展数学游戏主题式研训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力,关键能力,培养核心素养”,同时她指出“数学游戏的设计要注意有层次,有梯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玩游戏的乐趣与玩游戏的成功感。”
鲁照斌校长总结点评指出“数学游戏的本质要回归数学教材,教师要研究游戏背后蕴含的数学知识体系,提炼玩游戏所需要的策略,设计游戏素材和教学路径,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的过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致力于核心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