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8
《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要求践行坚持以生为本的素养导向,注重审美体验,强化创意实践的教学理念,着力培育学生音乐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和创意实践的核心素养。
10月17日上午,倪加晨老师在音乐教室开展了一节大组课——海南黎族名歌《跳柴歌》。课堂伊始,倪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常规发声练习,让学生迅速进入到学习音乐的状态。接着,倪老师播放鼻箫演奏视频,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海南黎族的古老乐器——鼻萧。最后,倪老师借助有趣的节奏游戏,提高学生对节奏的兴趣,轻松解决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对于歌曲的教学,倪老师先出示两行旋律并示唱,让学生找到旋律的特点,这段教学也体现了音乐的创作手法——“同头换尾”。倪老师尝试让学生按照这样的创作手法创编后两句旋律,体验“同头换尾”手法带来的效果。
本节课难点就是指导学生边唱跳柴歌边跳竹竿舞。倪老师通过示范让学生自行发现跳竹竿舞的技巧,学生在与老师互动的环节中不仅感受到少数民族节日的热闹,还学会了黎族传统的竹竿舞。在倪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协调能力与合作意识。
课后,音乐组的老师们围绕倪老师的课堂展开了热烈地研讨,大家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讨论过程中思维碰撞出的火花,是老师们对课堂的精益求精,对教学的严格要求,相信这样的交流能对提高老师们教学业务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文字:倪加晨
图片:音乐组
一审:教务处
二审:校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