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晓庄】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级别课程构建与行动指南——记栖霞大讲坛第十九讲

浏览数量:58    

【知行晓庄】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级别课程构建与行动指南——记栖霞大讲坛第十九讲


2021619日下午两点南京市晓庄小学陶师工作坊的青年教师们准时在线上聆听了栖霞区教科研云端大讲坛第十九讲。此次讲座由上海市教育科研正高级教师,教育学博士刘茂祥主讲,讲座的主题为《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级别课程构建与行动指南》。

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级别课程构建与行动指南_html_m1a9fc231.jpg

刘茂祥博士从研究过程、构建思路、四个领域行动和政策建议四个方面为我们阐述了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级别课程建构与行动指南。

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级别课程构建与行动指南_html_m61e4d36e.png

借鉴国外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经验,进行进一步的讨论研究,提出了适合我国特点的建设思路,给予了我们国家政策的有限建议以及地区政策的建议。

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级别课程构建与行动指南_html_m64ca9628.png

陶师工作坊的老师们针对这一讲座也都积极发表了自己的感言与看法。

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级别课程构建与行动指南_html_65720b68.jpg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级别课程构建与行动指南_html_7bd8af7.jpg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级别课程构建与行动指南_html_520d9df1.jpg

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级别课程构建与行动指南_html_m6338af6d.jpg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级别课程构建与行动指南_html_m14c80896.jpg

朱文瑞老师:聆听了刘教授关于k-12课程可持续发展的讲座,我受益匪浅。目前k-12是国外所推崇的连续性教育,而国内也在实施探索阶段。从幼儿园到高三的全阶段可能更是一种教育体系和大循环。在对于这样一种长期且融合所有年段学生的教学中,我所理解的教学实施建议有:小学阶段的具体授课内容需要与生态与环境课程;中心思想与跨学科主题的匹配。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具体授课内容需要与学科概念及重大概念匹配。我们要采用项目式学习等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基于课程标准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因地制宜,帮助学生融入真实情境,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开发相应的游戏项目并将其融入教学中,在参与游戏过程中需要教师给与专业的指导。相信在日后的教学中,我不会再将单独的年级作为我课程的主体,我会以可持续的眼光、发展中的态度面对所有的孩子。

杨淑婷老师:今天聆听录刘茂祥老师的讲座,收获很多。刘老师从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级别课程的研究过程、构建思路、四个领域行动建议和政策建议四个方面入手。首先梳理了全球K-12阶段绿色可持续发展教育经验,并提出了适合我国特色的构建思路,接着借鉴海外经验谈国内K-12可持续发展教育。刘老师从生态与环境、价值观与能力、跨学科、科技与创新这四个优先领域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并结合具体的课例进阐述说明。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积极把K—12可持续发展课程的构建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王丹老师:聆听了刘博士关于《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级别课程构建与行动指南》的讲座,让我对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有了全面的认识。结合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及核心能力框架,与学科课程核心素养的落实相结合。鼓励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模式进行主动探索,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通过主题课程或社会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问题。探索价值观教育的不同教学方法展开:如利用照片、卡通等进行价值观教育;利用报道、故事等进行价值观教育;利用道德两难来进行价值推理教育;通过游戏和活动,在设定的情况中“现实地”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分析;利用诗歌、音乐、散文等艺术形式进行价值观教育。通过各学科、德育、社会实践活动和班会课等整体推进国际理解教育。

刘珍妮老师:今天聆听了刘博士关于《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级别课程构建与行动指南》的讲座,让我对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有了全面的认识。我们要重新审视传统的学科课程内容,将大量与数字技术相关的科目和模块融入学科课程体系。可根据现有科技资源优势,开发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构建数字化创新实验室开展课题研究
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学生周围的学习环境浸润式的影响是深刻的,也是课堂教学不能替代的。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能提升我们青年教师的数字化素养。及时关注新技术与教育的结合点,尝试利用新技术深入开展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开发学生的高级别能力及思维,如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等。

余瑶瑶老师:有幸学习刘博士的讲座《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级别课程构建思路与行动建议》,刘博士在讲座中介绍了课程的研究过程、构建思路、行动建议及政策建议,在生态与环境、价值观与能力、跨学科、科技与创新等多个领域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同时也给出了相对应的教学实施建议,在小学,我们可以利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问题,制定相关课程内容。

杭天老师:今天学习刘博士的讲座《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级别课程构建思路与行动建议》,让我了解了k12可持续发展的课程是什么。刘博士从四个方面为我们阐述了k12课程,课程的研究过程、构建思路、行动建议及政策建议,在生态与环境、价值观与能力、跨学科、科技与创新等多个领域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同时也给出了相对应的教学实施建议,对于我们小学课程与k12课程有如何联系与应用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在之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教育教学。

沈如兰老师:今天聆听了刘茂祥博士关于《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级别课程构建与行动指南》的讲座,让我对“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刘博士从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级别课程的研究过程、构建思路、四个领域行动建议和政策建议四个方面入手,让我们对可持续发展有了系统性的了解。目前,中国正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国际、国内发展和环境挑战,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鉴,因此,更敦促着一大批教育者能够走在教育领域的前列,开发出与发展相匹配的课程,我们虽还不能去承担此重任,但听了讲座,相信每一位老师将会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和格局。

蒋晓玲老师:今天聆听学习了刘博士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讲座——《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级别课程构建与行动指南》,刘博士通过对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级别课程的研究过程、构建思路等四个方面,让我对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级别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向我们展示了实施方法。首先作为老师,就需要唤醒我们可持续发展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对待每一位学生;并在教学中秉持终身学习理念,努力培养富有远见、敢于担当、对国家和人们怀有责任意识的一代新人。

肖圆圆老师:今天,聆听了刘博士的《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级别课程构建与行动指南》这个讲座,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刘博士从生态与环境,跨学科,科技创新和价值观与能力四个领域提出了具体的课程架构及推进、教学实施建议。其实,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多关注当前国家的环境自然等各方面的发展,同时,我也越来越发现当前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语数外等书本上的知识,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到社会,环境甚至自然中的现实需要,从而形成一些更符合实际生活的价值观与能力,更好地为未来服务。

朱琳老师:今天聆听了刘博士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讲座——《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级别课程构建与行动指南》,刘博士从研究过程、构建思路、四个领域行动建议、政策建议展开阐述,使我对可持续发展教育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世界是普遍联系与相互依存的;珍视生物多样性,关注不同文化对社会的影响;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主动参与解决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境责任感。通过学科、德育、社会实践活动和班会课等整体推进国际理解教育,这就使我们的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是鼓励孩子们走出去,拓宽视野,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课程。

陶轩老师:今天通过观看刘博士的讲座《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级别课程构建思路与行动建议》,使我了k12可持续发展的课程是什么?讲座里刘博士从四个方面为我们论述了k12课程,当中包含着课程的研究过程、构建思路、行动建议及政策建议,在生态与环境、价值观与能力、跨学科、科技与创新等多个领域发展,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不要拘泥于书本的有限知识,更要努力扩大自己的格局,拓宽教育视野,我们一要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去教育教学!

李桐老师:聆听了刘博士关于《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级别课程构建与行动指南》的讲座,让我对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有了全面的认识。刘博士从四个方面为我们阐述了k12课程,课程的研究过程、构建思路、行动建议及政策建议,在生态与环境、价值观与能力、跨学科、科技与创新等多个领域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同时也给出了相对应的教学实施建议。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还要跳出学科看学科,跳出教育看教育,这样看的才更多,眼光更长远。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我们更需要持有可持续发展的眼光,不断学习。

杨媚老师:今天聆听了刘博士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讲座——《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级别课程构建与行动指南》,我对k12可持续发展课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刘老师结合具体事例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让我明白了可持续发展课程在学生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也会努力学习,不断尝试运用。

曹可老师:今天聆听了刘茂祥博士《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级别课程构建与行动指南》的讲座,第一次接触这个“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知识,刘博士的讲座让我收获很多。刘博士从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级别课程的研究过程、构建思路、四个领域行动建议和政策建议四个方面入手,讲解的非常细致。今天聆听录刘茂祥老师的讲座,收获很多。刘老师从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级别课程的研究过程、构建思路、四个领域行动建议和政策建议四个方面入手。刘老师从生态与环境、价值观与能力、跨学科、科技与创新这四个优先领域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并结合具体的课例进阐述说明。作为青年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积极把K—12可持续发展课程的构建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徐洁老师:今天很荣幸聆听了刘博士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讲座——《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级别课程构建与行动指南》,感到受益匪浅。关于K-12可持续地区教育课程的建构,刘博士从研究过程、构建思路、四个领域行动建议及政策建议四个方面向我们娓娓道来。从课程构建来看,K-12可持续课程考虑到了四大领域:生态与环境、价值观与能力、跨学科和科技与创新,对于青年教师课程实施而言,应学会积极将这四大元素应用于课堂,让可持续发展思想厚植学生心中。

唐蕊老师:刘博士分析了多个国家K12阶段绿色可持续发展教育经验,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科目整合、高校力量等七大路径。由此提出适合我国特色的构建思路。刘博士先后提出生态与环境、价值观与能力、跨学科、科技与创新四个优先领域,并针对不同领域从课程架构推进建议和课程实施建议进行论述讲解。
在听课过程中,我重点关注小学阶段如何推进四个领域行动,如生态与环境领域在小学阶段的具体授课内容需要与学科概念与重大概念匹配,可开发相应的游戏。有理论参考,也有实践指示,刘博士也例举了很多具体优秀的安利,令我收获满满。

张雪原老师:今天很开心聆听了刘博士的精彩讲座——《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级别课程构建与行动指南》,一开始看到这个标题,我不懂这个标题的含义,通过这个讲座,使我对k12可持续发展课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讲座中,刘老师结合了具体事例,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这些事例,我清楚的懂得了可持续发展课程在学生教育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观看完讲座后,我明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努力上进,尝试在实践中将其运用。

范颖超老师:今天有幸聆听了刘博士的《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级别课程构建与行动指南》的讲座,初步了解了有关我国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的知识。讲座从生态与环境,跨学科,科技创新和价值观与能力四个领域,给我们提出了具体的课程架构及推进、教学实施建议。也让我意识到开展k12需要结合地方环境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地方教育法规,统筹教育资源,这样才能提高环境教育,积极实效推进高校、研究机构参与。在我们的教学中也可以利用一些科创空间平台,更好的去开展教学。

K-12可持续发展教育着眼于基础教育阶段,是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需要,能够迎接智能时代挑战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教育。这条路也是长期探索的过程,愿陶氏工作坊的青年教师们能够为创建一个美好的教育愿景而共同奋斗!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寅春西路99号 网站版权:南京市晓庄小学 电话:025-85367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