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0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评价改革,加强学校评价研究工作,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管理水平。9月27日下午,南京市晓庄小学评价机制项目组会议于学校四楼会议室召开。本次会议由徐同涛副校长主持,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陈新涛老师、金立义校长、软件开发员李工和五年级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上,徐同涛副校长召集与会人员围绕评价标准、评价内容等方面展开讨论,并表示教育评价改革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和制约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育人导向。如何在实践中将教育评价改革落到实处,中间还有一段很长的探索路程。
随后,各教师代表结合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分享了实践探索的宝贵经验。教师发展中心张燕主任和教务处刘珍妮副主任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建议通过阶段练习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将评价机制与现有的陶娃储蓄册结合起来,通过课堂表现和作业呈现,对学生进行评价。各班主任建议采用多元评价机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打破以往评价中的局限性和片面性;重视过程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家长。同时就如何通过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兴趣提出建议,如:班级展示平台,设立班级评价小组,校园展示平台等。接着,唐蕊老师表示,英语学科方面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增加学生的参与感,营造一种“皆有所获,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
作为教育者,应充分认识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在教育实践中力求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方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主任务。
接着,软件开发员李工表示:加强对课堂学习行为和结果的诊断与反馈机制的研究和实践,将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融入课堂教学,需要以大数据为支撑,运用学习分析技术对学习全过程信息进行收集、反馈、运用,积极探索并形成晓庄小学特色的小学生学习评价机制。
最后,金立义校长指出: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必须坚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使命,建立面向全体学生、强化过程体验、驱动深度学习的小学生综合评价制度,用评价撬动教学变革,用评价改进学校教学管理行为,让评价赋能学生成长。以体育健康检测、学业质量、特长发展和阅读四个数据为依据,评价学生综合发展。
“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评价不是为了区分,而是为了发展”,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整体的存在,教育要立足于每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评价改革之路且行且艰且思,但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丝亮光,这些星星点点的做法和潜心研究,正在不断以燎原之势生长。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成为他自己,在探索和追寻的道路上,一起成为更好的我们!
撰稿:朱琳
摄影:朱琳
审核:校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