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448
他操控着1.5万吨水压机,把几百吨重的大钢锭,巧妙地变形为轴、辊、筒、环等各类大锻件。这位匠心锻造大国重器的“操控者”,就是刘伯鸣。
刘伯鸣,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铸锻钢事业部水压机锻造厂副厂长、锻七班大班长、高级技师。他扎根锻造岗位2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央企楷模”等称号。2019年当选为齐齐哈尔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2021年当选为黑龙江省总工会兼职副主席。
1990年,刘伯鸣从技校毕业,来到中国一重水压机锻造厂。在锻造一线,他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学习雷锋“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螺丝钉精神”,从一名普通技术工人成长为水压机锻造厂副厂长,刘伯鸣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
转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32年前,年轻的刘伯鸣走进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的厂房;如今,已是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铸锻钢事业部水压机锻造厂副厂长的刘伯鸣,依然奋战在厂房里的国产1.5万吨水压机前。32年,他只做了一件事:和团队专心打造大国重器。在他师傅范友国眼里,“伯鸣是个急性子,肯钻研,天生就是个‘打铁人’。”;他的徒弟张欣宇说:“师傅‘胆大心细’,毫无保留地把知识传授给青年职工。”记者走进中国一重水压机锻造厂的厂房采访,刘伯鸣正在指挥操作手通过水压机把烫得发红的巨大钢锭塑成轴、辊、筒等各类锻件,这些锻件将被应用到核电、石油、化工等重大国计民生领域。水压机每一次锻压的时间、强度、角度,都分毫不差。就在这间厂房,刘伯鸣带领团队突破外国技术封锁,为中国核电锻件制造擦亮了招牌。核电锻件是核电机组建设的关键部件。那时核电锻件制造是世界范围内绝对的高精尖科技,也是我国急缺的关键技术。
“造出来,我们不仅能突破封锁,更能降低成本,赢得广大的市场!”刘伯鸣和工友们立志要为撑起中国制造业脊梁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支撑国家重要核电项目的关键部分,核电锻件吨位大、质量要求高,制造工序相当复杂,从冶炼、锻造、热处理到机加工、无损检测、性能检验……每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将前功尽弃。刘伯鸣带着十几个人吃住在单位,进行夜以继日的技术攻关。在水压机锻造厂车间里,加热炉内最高温度可达1250摄氏度。高温炙烤下,刘伯鸣常常大汗淋漓,有一天下班他发现当天体重减了好几斤。揉着面团反复模拟锻件形状、深夜两三点打电话和技术人员讨论模拟结果、反复计算板坯厚度和直径……刘伯鸣“着了魔”,在火花和热浪的“陪伴”下修炼着“铁上绣花”的功夫。终于,当重锤最后一次落下,硕大的锤头精确地控制着锻件的每一丝形变,核电锻件一次锻造成功!刘伯鸣和工友们首创了同步变形技术,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
近年来,刘伯鸣带领团队围绕生产重点、难点开展课题攻关,先后完成了多项课题,其中“加氢筒节减余量”课题,节约钢水量2700吨,降低成本2457万元;“提高支承辊钢锭利用率”课题,为企业节约钢水1028吨,减少成本1800万元。他带领的团队也先后被评为“齐齐哈尔市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和“黑龙江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创新无处不在,只要用心去观察,用心去琢磨,就没有什么咱攻克不了的东西!”接受完采访,刘伯鸣又重新迈进重锤起落、铁臂穿梭的厂房。那里记录着他的创新与坚守,也见证着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壮大的火热年华。让我们一起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图文:大队部
审核:校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