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30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已是入冬时节,晓庄小学数学教师们教研的热情依旧不减。2022年12月6日上午,南京市晓庄小学马艳龙名师工作室“培养符号意识,发展数学素养”主题活动如期举行。本次主题活动以“新课标”为指导,“名师工作室”为载体,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的示范、带头作用。旨在全面提升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以单元、课时为切口,深入探究在新课标指导下,如何进行结构化设计,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进一步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生成。本次工作室活动由刘珍妮主任主持,工作室全体成员及数学组青年教师全程参与。
首先,由工作室成员黄娟老师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单元的第1课时。课堂上,黄老师通过找规律活动让学生在描述、列式、交流中,逐步体会到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与全面性。
接着,黄老师进一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行程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用字母可以表示一些数量关系,并自然地引导学生感受“取值范围”。随后通过自学环节,黄老师带领学生了解了用字母表示数的要求和规范。最后,黄老师通过对“4b”含义的分析和交流,让学生体会到同样的式子其实可以表达多样的含义,让符号意识逐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第二节课由工作室朱琳老师执教,她与五(1)班的孩子们共同探究了用《用字母表示数的》第2课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和公式”。课堂伊始,朱老师同样以找规律问题带领孩子们开始探究,体现了单元整体教学的一致性与连贯性。通过交流、比较,学生逐步掌握了如何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紧接着,朱老师将学生带入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借倒水问题,引导孩子自学如何通过赋值的方法,计算出含字母的式子的结果。最后,朱老师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他们用个性化的方式表示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孩子们畅所欲言,真正做到了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两节课后,在刘珍妮主任的主持下,工作室成员以“培养符号意识,发展数学素养”为主题,借课例为抓手,展开研讨。从课例的角度出发,两位老师的课亮点颇多。如:通过自学环节,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再加上老师的因势利导和完整、严谨的板书,学生学得扎实、细致。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考虑,两位老师通过巧设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完整的学习情境,以结构化设计为学生创造了理性学习的空间,有助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
随后,刘珍妮主任结合各成员发言,提出了对学校数学课堂“样态”的新想法。今后的课堂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要学生学”,变成“学生要学”。这也对晓庄小学“自动课堂”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马艳龙特级教师结合活动主题,针对两节课例进行了点评。他结合新课标为老师们解读,符号意识其实是一种建模的思维。培养符号意识,也是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创新意识,进而提升数学素养。培养符号意识,需要进行系统的教学,教师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表达,主动地用数学语言去表达世界。同时马特也给今后的工作室活动提出指导意见,他鼓励成员们积极碰撞,用心打磨。一节成功的课,离不开老师们的共同参与。
每一次工作室活动,都是一场思维碰撞,都是一次专业成长。相信每一位教师在活动中都有所思、有所得,都能够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深入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促进学生的生长。
图文:李一郎
一审:张燕
二审:徐同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