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晓庄】【知行学堂·陶心书社】第114期——读书丰底蕴 清气溢师心

浏览数量:16    

【知行晓庄】【知行学堂·陶心书社】第114期——读书丰底蕴 清气溢师心


陶心书社第114期_html_5b023dc1.jpg

晓庄小学是192735日由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学校。自201891日新建复校以来,以”知行合一”为核心办学理念,让学生做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让学生做一个把读书和实践相结合的人。

以陶为镜省自己,教书育人谱弦歌”,《知行学堂》专栏将以教育生活为源,谱写”学陶、师陶”的生活教育篇章。


家庭教育,儿童成长的乐园

——再读《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有感


陶心书社第114期_html_712e415f.jpg

分享人:南京市晓庄小学 张玲玲

再次细读陶行知先生的文章,探寻他的教育思想,我们仍然发现,他的许多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对当代的中国教育现状仍有较多的启示和指导。其中有关家庭教育的思想和方法更是值得我们深思。

陶心书社第114期_html_1093903.jpg


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在他看来,教育儿童并非学校乃至教师一方面的事情,要结合社会、家庭的全部力量,从幼儿时期开始抓起。我们也更应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去,陪着他们一起创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最初环境,家庭内部的氛围,会直接影响到儿童的身心发展。在儿童时期,父母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培养更有福的后一代,我们要创办新父母学校,培养新时代的父母。

1.尊重儿童的人权,建立民主的家庭关系

陶先生在《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一文中指出:要帮助儿童除苦造福,我们首先要“承认儿童的人权”。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在从儿童的幼儿时期就开始关注到他们的生活、学习。家长在与他们的沟通过程中,要学会了解孩子,与孩子好好沟通,平等的对话,做孩子的陪伴着,切记做高高在上的指挥者、应该主义的说教者、看似都会的万能者、理所当然的审判者、超高标准的批评者。家长应该站在儿童的一方,做他们的支持者、陪伴者。

2.了解儿童的心理,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

我们教育儿童,首先应该了解儿童的心理,找到儿童真正的需求,遵循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在他们的幼儿时期就应该关注他们的生活、学习的个性差异,不要和他人进行比较。有些儿童天生语言能力较强,有些则不然,那就应该按照他们的真实需求,因材施教,而非一味的拔苗助长,和他人进行攀比。这就需要家庭的介入,从小做起,了解儿童的各方面的特点,寻找适合的教育方法。

3.家校有力的配合,营造儿童成长的乐园

陶行知先生指出:“小学教育的功效,一部分要靠学校与家庭的联络。”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学校要主动帮助家庭,家庭要密切配合学校,彼此合作,助推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些家庭教育理念落后,需要学校开班家长学校对其不定期的培训,教师也要和家长主动联系,双方互相了解儿童的表现以及真实的需求。家庭也要极力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后勤保障、居家学习生活,形成家校合力,培养新时代的儿童。

总之,陶行知先生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方法还有很多,都需要我们好好学习,让家庭与学校配合,了解儿童的真实需求,为儿童营造成长的乐园。


读《我的教育理想》有感

分享人:南京市晓庄小学 苏常明

陶心书社第114期_html_70c03629.jpg



最近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有这样一段话让我很有感触。“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自我挑战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陶心书社第114期_html_455258ae.jpg

书中朱教授把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相结合,他认为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与提升,理想不能脱离现实,要使理想最终变为现实,就要洞察现实、把握现实。《我的教育理想》一书的指导思想,是作者在通过对中国现阶段教育现状的剖析和对中国教育现实深入考察后提取出自己的教育理想观,为中国的教育发展探寻—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譬如:作者对心目中的理想学校、理想教师、理想校长、理想学生、理想父母的描述,就是作者通过共性与个性交融、优点与缺弊共存的教育现实,来揭示现代化教育过程中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应具有的基本规范、精神或素质,从而将作者的学校观、教师观、学生观、父母观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种切近实际教育又不失前景指向的研究思路,既能使人感悟到目前教育现实中存在的种种流弊与矛盾,又能使人从中找寻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或方法,读后使人油然产生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要做一名理想的教育者,首先要成为一名读书型教师。教育是一种“学习”的职业,作为从事这个职业的教师,不应当仅仅是教学生学习,而必须同时注重自身的学习。一个教人学习的人,自己却不爱学习,是难以取信于人的。学习是教师维持其职业生命连续性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实现其职业生命价值升华的必要通道。其实,整个社会正在倡导和践行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理念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该率先接受终身教育和坚持终身学习。因为今天,世界整体上的演变如此迅速,以致教师和大部分其他职业的人员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即他们的入门培训对他们的余生来说是不够用的他们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古诗有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是不可忽视的“源头活水”,只有多学,持续地学,才能更新观念,才能用新鲜的血来武装我们的头脑。

好的教育是给予学生选择的机会和发展的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我们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才华,只要有合适他的教学和方法,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



图文:张玲玲 苏常明

一审:马艳龙

二审:徐同涛


陶心书社第114期_html_19069c72.png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寅春西路99号 网站版权:南京市晓庄小学 电话:025-85367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