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0
为了落实新课标“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总目标,深入研究我校“特色长程作业”的大课题,增进我校信息科技组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达成教科研共同发展的目标,9月底,我校信息组全体教师齐聚计算机教室,围绕“‘小先生制’下小学信息科技课堂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研究”主题开展校本研修主题活动。本次活动分为两个环节,课例展示和交流研讨。
课例展示




李婷婷老师执教的是小学五年级信息科技教材上第一单元第2课《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首先,李老师以“种植凤仙花”作为情境导入,接着,通过实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识别日常活动中的算法,并理解其对提高效率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利用数字化工具探索算法描述,提高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开展模拟活动,让学生解自然语言描述算法使用的规范,掌握将简单任务分解为有序步骤的能力。
交流研讨
组内老师们在课后进行了热烈的研讨与交流。组内老师一致认为:李老师执教的《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这一课,教学设计精巧,深入研究项目式学习课堂,其中,有三点值得我们学习:一是课堂情境贯穿始终,以“小智的一天”为线索,串联种植、做菜、过马路等生活实例,降低算法抽象度,契合小学生认知特点;二是融入AI工具实操,通过百度AI提炼步骤,既落实“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又突破“简化算法描述”难点;三是评价嵌于过程,如学习单划分步骤、小组汇报红绿灯算法,同步检测“准确描述步骤”的教学重点,实现“学-教-评”闭环。
教育如长河奔涌,教研似星火不灭。愿老师们以此次活动为舟楫,载着创新的理念、智慧的碰撞、实践的反思,在教学的瀚海中扬帆致远。每一次课堂的深耕,都是思想的破土;每一次教法的革新,都是教育的拔节。让我们以研促教,以教启思,在教育的征途上,既做脚踏实地的耕耘者,更做仰望星空的点灯人!
图文:信息组
一审:教务处
二审:校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