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0
“听,这是谁来了?”一声清亮的钹响,一阵沉浑的鼓声,瞬间点亮了音乐教室中孩子们好奇的双眼。他们仿佛被音符牵引,步入充满神秘气息的森林情境,开启了音乐与想象交织的奇妙旅程。9月15日上午,我校音乐组马天羽老师呈现了一节组内研讨课《音乐故事会》,引领学生热烈展开一场关于“打击乐如何塑造动物形象”的音乐探索。
课堂从师生共同回溯乐曲《老虎磨牙》开始。孩子们踊跃发言,凭借天真烂漫的联想,准确辨识出音乐背后的动物形象。马老师循循善诱,层层推进,引导学生认识到,正是通过不同的打击乐器及其演奏方式,音乐才如此生动塑造出大老虎的形象。
课程核心环节集中于对钹、木鱼、大鼓等乐器音色的深度探索。孩子们不仅近距离观察,更亲手尝试、用心聆听、细致辨别。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课堂设定“追击”情境主题,鼓励小组运用所学乐器,协同控制音色、力度与速度,自主编创属于他们的音乐故事片段。学生们积极参与,在协作中初尝音乐创作的乐趣,萌发出对音乐世界更深切的探求愿望。
本课遵循“回忆与追溯—解构与重构—编创与生成”的递进脉络,引导低年级学生在创意实践中持续积累与学习,逐步构建音乐概念与知识体系,深化对音乐的理解与认知。正如素尔特豪斯所言:学习者终其一生所积累的知识,源于直接经验与推理想象的双重过程。
音无止境,学亦无涯。音乐教研组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耕、不断探索,在教与学的共鸣中,师生共同成长。
图文:音乐组
一审:教务处
二审:校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