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61
每年九月的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简称“推普周”),这是我国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重要品牌活动。2025 年,我们将迎来第28届推普周,让我们一起走进它,了解推广普通话的那些事儿。
第28届推普周的“身份卡”
时间:2025年9月15日至21日(每年 9 月第三周固定开展)
主题: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起源:自1998年起,推普周已连续举办27届,成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国民语言能力的重要平台。第 28 届推普周将继续传承这一使命,让普通话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为什么要坚持推广普通话?
国家通用语言的法定地位:普通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的国家通用语言,推广普通话是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举措。
沟通无障碍的现实需求:我国地域辽阔、方言众多,普通话就像 “通用语”,能打破地域隔阂,让不同地区的人顺畅交流,无论是上学、工作还是外出旅行,都离不开它。
助力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说好普通话,能提升个人表达能力,在学习、求职等场合更具优势;同时,它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校园里的推普小要点
作为小学生,我们是推广普通话的 “小小践行者”,可以从这些小事做起:
1.课堂用语 “纯净化”:上课回答问题、与老师交流时,主动使用普通话,让课堂成为规范用语的 “主阵地”。
2.日常交流“自觉化”:和同学玩耍、分享趣事时,多说普通话,遇到发音不确定的字,及时请教老师或查阅工具书,让标准发音成为习惯。
3.家庭互动“传递化”:把在学校学到的普通话知识分享给家人,鼓励爸爸妈妈一起说普通话,让推普从校园延伸到家庭。
第 28 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每个人的行动。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说标准普通话,做文明小使者,让这动听的语言之花绽放在校园的每个角落,绽放在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