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晓庄】匠心淬炼强师能 蓄势赋能启新程——记南京市晓庄小学教育集团暑期培训活动(一)

浏览数量:1    

【知行晓庄】匠心淬炼强师能 蓄势赋能启新程——记南京市晓庄小学教育集团暑期培训活动(一)



紧扣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立足学校育人目标与教师队伍建设实际,促进教学与德育协同育人,南京市晓庄小学教育集团开展了主题为“匠心淬炼强师能,蓄势赋能启新程”的暑期培训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有:南京市晓庄小学教育集团金立义书记,六合区实验小学八百桥分校王芝兰校长、袁广峰副校长,南京市晓庄小学行知校区颜丽副书记、徐同涛副校长,南京市晓庄小学文濬校区王子青校长、张晓春副校长。

8月9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殷飞教授带来主题为《班主任的家校沟通与合作》的精彩讲座。殷飞教授从“班主任为什么要进行家校沟通”“家校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家校沟通与合作的目标”“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原则”“家校沟通与合作的路径”这五个方面向全体老师们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剖析了家校沟通中存在的问题:立场问题、方式问题、危机问题、专业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沟通原则:平等尊重的原则、开放真诚的原则、积极开放的原则、儿童发展为中心的原则。殷飞教授在讲座中真诚地叙述、贴合实际的案例引发了在场老师们对教育本质的深度思考。

南京市晓庄小学教育集团暑期培训活动(一)501.png 

8月9日下午的培训主题为“新时代德育有为探寻”,活动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由南京市晓庄小学教育集团的胥洁老师、马中平老师、李颖老师、肖圆圆老师、沈如兰老师围绕“班级公约”这一主题,分别分享了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与感悟。

南京市晓庄小学教育集团暑期培训活动(一)614.png 

胥洁《“立规矩”到“文化”:让一年级的规则成为班级灵魂的

南京市晓庄小学教育集团暑期培训活动(一)650.png 

马中平《班约共守,成长同行》

南京市晓庄小学教育集团暑期培训活动(一)667.png 

李颖《陶娃亲手“种”植班级公约的成长之旅

南京市晓庄小学教育集团暑期培训活动(一)691.png 

肖圆圆《一份“会生长”的公约》

南京市晓庄小学教育集团暑期培训活动(一)709.png 

沈如兰《家校共约、育见同心》

在五位老师分享后,王子青副校长进行了简单的点评。王校长认为实践出真知,交流出智慧。班主任要利用好晨会、午会、班会这些机会,在制定公约时把握好方向,带领学生完善、坚守公约,并且可以寻求家长的参与和支持。

南京市晓庄小学教育集团暑期培训活动(一)827.png 

第二个环节是围绕学生评价制度探讨的教师沙龙。邓雪文主任以犀利的数据洞察将隐形的评价和可视化的评价相结合,为五育平衡建起了一座看得见的桥梁,让抽象的育人目标有了具体可感的生长路径。张娅婕老师从综合学科教师的角度反映了现行的评价机制在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构想借助电子端平台对学生进行及时、多元的评价,让家长知道孩子在课堂中的情况。崔兴老师从班主任的角度出发,列举了班级中与陶娃印章相关的实例,通过自己的智慧让班级评价制度更有温度。王海耀老师从家校同频的角度出发,用数据规则去赢得家长的认同,用数据偏差去引导鼓励学生产生一些正向的行为,让数据见证学生行为的蜕变与成长,从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与生长点。杭天老师从语文教师和班主任两个身份的角度出发,分享了自己在执行评价制度时的痛点以及如何优化评价制度,为评价制度的改进提供了一个思考方向。

 

随后,颜丽副书记对本次的沙龙研讨进行了点评。颜书记提出了“简而不减”的观点,指明目标要简明、内容要简化、形式要简约、规则要简要,却不能减少对孩子各方面的关注。颜书记期望学校的评价制度能成为孩子成长中的小路灯,让每个孩子被看见,让每次成长有回响!

南京市晓庄小学教育集团暑期培训活动(一)1324.png 

任起越老师听后感言:

南京市晓庄小学教育集团暑期培训活动(一)1338.png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此次暑期培训,师们以求知心态潜心研修,用专业成长践行教育初心。相信这份暑期的充电蓄能,必将转化为新学期的育人力量,让老师们在平凡的讲台上书写不平凡的教育篇章

参加了这次培训,我受益匪浅。作为新老师,之前总想着自己把规矩定好,让学生照着做就行,现在才明白完全想错了。让学生主导制定公约,这点太重要了。原来公约不是老师的“命令”,是大家一起商量的“约定”。还有要用正向的话,比如“我们要认真听讲”比“不准开小差”好,这些细节我都记在本子上了。我接下来打算按培训里教的步骤试试,多听学生的想法,慢慢改进班级公约。特别感谢这次培训,让我少走弯路,以后一定多学习,争取把班级管理做好。

潘若妍老师听后感言:

南京市晓庄小学教育集团暑期培训活动(一)1667.png 

今日的工作培训令我深受启发,也促使我深刻反思日常实践中的成效与不足。

在班级管理方面,我认识到核心在于转变思维与方式。我们需要将目光更多地聚焦于学生的点滴进步与闪光点,将惯性的“惩罚”思维转化为积极的“引导”策略,将简单的“禁止”命令优化为正向的“目标导向”。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真正成为班级的小主人。这意味着充分赋予学生话语权,引导他们共同参与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公约。公约的制定并非终点,后续的严格执行、结合班级动态和学生年龄特点进行的定期回顾与修订,才是其发挥长效作用的保障。

家校沟通层面,培训强调了明确立场与双向互动的重要性。我们必须以理解为基础,寻求家长的支持与合作,并共同致力于教育方法的优化。关键在于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定期、积极地沟通,向家长反馈孩子的在校表现与发展状况,展现对孩子成长的持续关注。这种基于信任与共同目标的常态化交流,是构建稳固、高效家校合作关系的基石。

此次培训为我指明了提升班主任工作效率的方法,深感收获良多。


图片:潘文轩

文字:高涵

一审:教师发展中心

二审:校长室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寅春西路99号 网站版权:南京市晓庄小学 电话:025-85367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