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3
春风拂柳碧波漾,教思相融促提升。在这春光明媚的四月,晓庄小学中语组的老师们围绕“精准作业设计,精简教学流程”这一主题展开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佘余华老师、陈庆钰老师和周钰老师分别进行一节组内展示课。
4月8日,佘余华老师带领着四2班学生一起,研读老舍的《猫》第一课时,品味语言大师用词的精妙。课堂上,佘老师先谈话导入,让孩子们聊聊猫给你带来的印象,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老舍笔下的猫有什么特点?经过学生充分的讨论,在佘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发现大猫古怪,小猫淘气。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大猫的古怪在何处?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同时给学生一个支架,在填空中学生轻松理解了大猫的古怪,最后引导学生发生作者写古怪时的写作方法,让学生用这种方法也来写写身边的小动物,讲练结合。整个教学舞台在欢腾的氛围中展开,学生热情洋溢,授课成果显著。
4月9日,陈庆钰老师执教了《蜜蜂》这一课。陈老师创设了“争当法布尔小助手”的情境,让孩子作为小助手自主探究,填写实验报告。在这一过程中,注重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方法指导细致,从找到关键句→确定关键内容→进行删减或添加,使学生切实掌握了概括的方法。填完实验报告后,紧扣情境,进行了“法布尔实验发布会”,让小助手借助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向记者朋友们介绍蜜蜂实验。随后进行“法布尔实验大揭秘”,让孩子们讨论实验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你觉得哪些做法很重要?最后让学生谈谈作为小助手你眼中的法布尔是什么样的,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整节课设计精巧,氛围良好,学生能学有所得。
4月10日,周钰老师带领着四6班学生一起,学习了老舍的《猫》第二课时。周老师以思维导图为抓手,引导学生理解古怪、找古怪、感受古怪中透露出来的作者浓浓的喜爱之情,在朗读指导中升华表达。接着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得又具体又生动,领悟作者表达方法和语言特色,并学着用生活化语言和对比反差表达的方法写一写身边的人或者动物,方法的习得中拓宽观察视野,能够举一反三,学生当堂的小练笔反馈也是惊喜连连。
课堂教学展示后,在教研组长佘余华老师的组织下,大家就三位老师的课堂呈现展开了积极的交流。
三年级组评课:
听完佘老师执教的《猫》有以下几点感想:1.课堂围绕三个学习活动展开教学,目标明确,板块清晰。2.课堂上关注朗读教学,由开始的指名学生分段读,自由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读准确流利,后来在理解猫的古怪的基础上,指导有感情的读,读出喜爱之情。3.读写结合。课堂上重点带学生品读了课文2-4自然段,让学生先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出猫的古怪,接着明确这是明褒实贬的表达方法。再融入课后练笔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喜爱的动物。在写之前有指导,有提示,层层推进。
听了陈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有以下几点感受:1.课堂上教师创设了情境,邀请小朋友做法布尔的实验小助手,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依托了课后习题的图表,引导学生利用图表理清课文内容,同时让学生借助图表分享法布尔的实验,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课堂上能够指导学生方法,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培养了学生概括的能力。4.课堂上能精准作业设计,融入补充习题作业。
周老师执教的《猫》第二课时,教学板块明晰,教学过程中语言亲切风趣。本课时重点放在了研读2-4自然段上。先找出能体现猫性格古怪的词语,完成思维导读,再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从中发现意思相反的词,理解古怪的意思,接着借助关键词介绍猫的性格,这一设计层层递进,非常精巧。在小练笔环节,先带着学生分析段落特点,再全班交流说说你知道生活中的存在反差的事物,然后出示写作要求,学生有了写作支架,并且能带着明确的目标去完成小练笔。
四年级组评课:
学习完佘老师执教的《猫》第一课时,我想从两个个方面谈谈感想:
1.教学板块清晰,学生的学习活动明确,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课前发放预习单,利用预习单上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2.教学步骤细化,实施有效。在学习猫的古怪时,从词语着手引导学生先找出体现古怪的词语,紧接着完成学习单上的填空,又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相机理解猫的古怪,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教学中的点睛之笔在于在学生情感升华的顶峰,出示课后第二题,学习作者明贬实褒的表达方法,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体现它们性格的多面性,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落到实处。整节课,教师的教层层推进,学生的学在步步落实。
陈老师的课,情景设计巧妙,令人眼前一亮,通过情境,不仅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更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板块清晰,从内容理解到方法渗透,层次鲜明。陈老师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扎实到位,学生有法可循,可操作性强。整节课容量虽大,但老师驾驭游刃有余,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还指导学生完成了配套练习,课堂效率高,减轻了学生课后的作业负担。
周老师的课设计简洁,在两个学生活动中搭扶梯、引爬坡。针对四年级学生课堂朗读的惫懒现状,能立足学情在交流中不断以评促读,指名读、分角色朗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上好课、读好书,关注整体。模仿练习中,依然立足朗读,引导提取关键信息,发现写作的奥秘,迁移拓展生活中人或者动物身上的其他对比反差,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发言越发踊跃,交流环节大部分学生能以不同的人、物为写作对象,当堂完成丰富多样的小练笔,基本达成了教学目标,提质增效。
这次教学活动为学子呈现了一场充溢文学气息的知识盛宴,同时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实践与展示的平台。愿这样的教育交流平台能够为其他教师提供启示,共同在教育的征途上前行,携手为学生铺设更为富饶的知识康庄之路。
图:佘余华
文:佘余华 陈庆钰 周钰
一审:教务处
二审:校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