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晓庄】“自动课堂”下“小先生制”评价标准的思考与实践——记南京市晓庄小学数学组校本主题研究活动(一)

浏览数量:19    

【知行晓庄】“自动课堂”下“小先生制”评价标准的思考与实践——记南京市晓庄小学数学组校本主题研究活动(一)

为进一步进行“自动课堂”教与学的探索与实践推动大单元视角下的教学实践研究,3月初,五年级备课组围绕《简易方程》这一单元进行了集体备课与教学实践。
3
1日,备课组对于顺和丁洁两位老师的学做单进行了课前研讨,理清了教学要点与建议。

20240313“自动课堂”下“小先生制”评价标准的思考与实践——记南京市晓庄小学数学组校本主题研究活动(一)_html_m69251ca9.jpg

34日,于顺老师与五(3)班的孩子共同研究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1)》。于老师首先带领学生回顾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1-1结合学校菜地这一实际情境,进行了列一步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2-1结合数量关系帮助理解列两步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解法,随后在与1-2的对比中明确两类方程的不同与解法的区别。

20240313“自动课堂”下“小先生制”评价标准的思考与实践——记南京市晓庄小学数学组校本主题研究活动(一)_html_5f95bdeb.jpg

20240313“自动课堂”下“小先生制”评价标准的思考与实践——记南京市晓庄小学数学组校本主题研究活动(一)_html_4fde3a53.jpg

35日,丁洁老师与五(6)班的孩子共同研究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4》。丁老师首先带领学生回顾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为新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新课的学习紧紧围绕四个板块展开,1-1丁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引导学生根据题意补充线段图,再根据线段图描述题目意思;1-22-1丁老师引导学生对比,重点突出1-2两艘轮船没有相遇相距54千米,2-1则有“未相遇”和“相遇后”两种情况,充分发散了学生的思维;2-2丁老师重点突出模型思想,带着学生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5大类进行建模,把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上升到另一个高度

20240313“自动课堂”下“小先生制”评价标准的思考与实践——记南京市晓庄小学数学组校本主题研究活动(一)_html_686fce0b.png

20240313“自动课堂”下“小先生制”评价标准的思考与实践——记南京市晓庄小学数学组校本主题研究活动(一)_html_593f351d.jpg

312日,教研组教师在教师阅览室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听后研讨。刘珍妮主任认为,两位老师学做单都是在单元备课的视角下设计的,有体现单元教学整体思想,各有亮点,于老师的情境契合学生日常,亲切自然,丁老师的设计模型意识较强。建议于老师的练习课中也可以渗透模型思想,丁老师的2-2部分可以在单元整理复习中进一步巩固。李桐老师认为丁老师课中的方程模型特点鲜明,是值得学习的亮点。查健老师指出,方程单元教学时,课时的模型要逐步渗透,同时要带领学生感受“方程有什么用”“哪些题型用方程合适”,体会方程的价值。

20240313“自动课堂”下“小先生制”评价标准的思考与实践——记南京市晓庄小学数学组校本主题研究活动(一)_html_m484660c.jpg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在实践中深化认识,在研讨中明确方向,本次教研活动,让每一位老师对单元整体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相信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能共同做好单元教学整体研究与实践。

图文:丁洁、黄娟

一审:教务处

二审:校长室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寅春西路99号 网站版权:南京市晓庄小学 电话:025-85367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