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7
星霜荏苒,居诸不息——追逐绚丽的和风,沐浴银冬的阳光,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老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积极贯彻落实新课标的具体要求,2023年11月29日、12月1日,南京市晓庄小学低语组老师齐聚一堂,开展了识字教学组内课活动。
任起越老师执教的一年级《日月明》一课,有鲜明的学段特点,能够调动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地精准用好教材,同时又很接地气,让学生习得方法、提升能力,学有所得。课中,任老师格外重视培养学生对会意字概念的理解,多种方法趣味识字。在对“男”这个字进行讲解时,任老师先让学生观看字理视频,结合“手拿农具在田里出力干活”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在教学“尖”字时 ,用课文当中的口诀“小大尖”告诉学生尖的本意是末端细小,并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说出“草芽尖尖”“笔尖”等词语。进而留下深刻印象。在教学“小土尘”结束之后,用“一起去植树”的趣味小游戏创设情境,衔接合理,过渡自然。用“汉字变变变”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地参与进来,气氛活泼,还让学生明白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当对比“林、森”两个生字时,任老师提出“林和森,哪一个树更多?”的小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树林”是指连成一片的树木,而“森林”中则有更多更茂密的树木,有各种各样不同种类的树。最后回扣“会意字”的造字规律。并加上“泪”和“歪”字的拓展练习,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学生学得轻松,兴趣盎然。课堂生成丰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陶潇老师执教一年级《大还是小》一课,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学生学习习惯非常好,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陶老师的课堂非常重视识字教学和朗读教学,充分体现低段语文的学习特点。教学生字时方法多样,采用了字理识字、图片识字、熟字加一加等多种识字方法,课堂轻松有趣,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在教学“穿”时陶老师先让学生通过字理明白“穿”的含义,又请学生上台演示“穿衣服”这个动作让学生非常直观地理解了“穿”。在教学“衣”时,陶老师又带领学生一起照着衣服的样子写“衣”,一点一横是衣领,一撇一捺是衣袖,竖提是衣摆,在轻松的游戏中孩子就记住了“衣”。在朗读教学中陶老师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体会文中“我”的心情,从而突破朗读重点。
课后,低语组的老师们聚在一起,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老师们认为两位老师的课堂氛围轻松有趣,学生参与度高,学得开心,学得轻松;识字方式多样,生字学习非常扎实优秀,还非常重视将汉字的音形义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不仅学习了汉字的读和写,还渗透;了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不仅学会了读和写还对汉字非常感兴趣,从而热爱汉字,激发了孩子自主识字的积极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此次研修活动老师们既有收获也有反思。相信接下来低语组的老师一定会继续扎实识字教学,激发学生识字热情。
图:一年级语文组
文:任起越 陶潇
一审:教务处
二审:校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