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4
晓庄小学是1927年3月5日由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学校。自2018年9月1日新建复校以来,以”知行合一”为核心办学理念,让学生做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让学生做一个把读书和实践相结合的人。
“以陶为镜省自己,教书育人谱弦歌”,《知行学堂》专栏将以教育生活为源,谱写”学陶、师陶”的生活教育篇章。
读《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有感
南京市晓庄小学 朱琳
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评价,教师运用怎样的评价语言,能够适时贴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护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又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评价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促进学生积极地思维,最终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带着这样的问题,我细读了《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中“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评价”这个策略。
1.关注学生的求异思维进行激励评价
刘德武老师所执教的《米的认识》中,有一个片段:在尺子上从几到几就是1厘米。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从左到右进行观察并分别说出,在尺子上从0到1是1厘米,从1到2是1厘米,从2到3是1厘米,这时候,有个学生从右到左观察,说出从4到3是1厘米,这时刘老师,竖起了拇指,赞赏的说道:有新意,有创意,有自己特的想法,一般人都习惯从左到右依次往后看,一说到4,就往后想到5,所以从4到5是1厘米,可是这个同学的想法与众不同啊!他不仅会顺着想,还会倒着想,从4到3也是1厘米,棒不棒?”
刘老师抓住这一个细节,对学生的发言用赞赏的语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鼓励“有新意,有创意,有自己特的想法,与众不同啊!”
这样的赞赏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喜爱与欣赏,他给学生带来的是肯定,是愉悦,是自信,给予了他成长中需要的营养与动力,也许未来的小发明家会由此诞生。
2.抓住学生瞬间的闪光点进行激励评价
策略中介绍了刘德武老师在教学口算2.5×4和2.4×5时,孩子们纷纷抢答,有一名学生稍微提前了一点,刘老师对这个孩子提出了特别的表扬:“我特别清楚地听到那个穿红衣服的男同学最快说出得数,特别的敏捷,尽管也许就快出了零点零几秒,但是就占得了先机。”
思维敏捷的教师带动思维敏捷的学生,语言敏捷的教师教出语言敏捷的学生,观察敏捷的教师发现观察敏捷的学生。虽说在我的课堂中,也捕捉到不少学生的闪光点,但更多的时候可能为了赶教学进度,往往会忽视这些。
3.适当的延迟评价给予学生自悟的空间
好的课堂教学应当为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不应该急于得到结论,更应该关注学生获取结论的过程。
文中介绍了吴正宪老师在上《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学二分之一,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示自己所发现的二分之一。有的用一半表示,有的画图表示,如:画个圆,平均分成2半,等等各种方法。这时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二分之一,并说明,这就是你们生活中见到的一半,现在你们对自己表示的方法,愿意擦得可以擦掉,愿意保留的也可以保留。
这时有两个孩子不愿意擦掉,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其中一个孩子把自己的图画擦去了,只剩下一个孩子还是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吴老师耐心的等待他,这个孩子画着画着,放下笔:说:不画了,画图太麻烦了!此时吴老师握着这个孩子的手微笑着说:感谢你,你终于接受了这个分数。这一点是不是值得的我们老师所借鉴,给每个孩子留下思考的空间。
有效地课堂教学评价源自于正确的学生观,教师只有从内心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接纳学生,才能够通过自然,诚恳,真挚的评价语言对学生进行有效地评价。
读《音乐学科大单元教学问答与案例》有感
南京市晓庄小学 陶轩
今天我要分享的阅读书籍名字叫做《音乐学科大单元教学问答与案例》这是一本关于音乐教学的书籍。由江苏省教研员潘丽琴和南京栖霞区音乐教研员何伟两位老师集合省内学科教研员及骨干教师,经过一年的反复研磨与实验共同编著。
通过阅读书中第二十三讲,我明白了要如何设计跨学科学习?作为教师,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听到跨学科学习,也乐意尝试这种新的教学方式,那如何设计跨学科音乐学习成了我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对此作者作了以下阐述:
1.立足本学科内容
跨学科中的“跨”意味着“跨介于相关学科之间或跨出某个学科之外”因此,跨学科单元学习可以立足学科内容,基于音乐学科向外延伸,保持本学科的特色,也可以从多门学科之间的融合点出发,寻求共同主题,体现多门学科的人文性、工具性、实用性操作性等特点。书中以《游子吟》为课例,设计以“母爱”为主题的教学,打通学科之间的壁垒,将音乐与语文、美术学科融合。在这个案例中,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均得到较大提升,学科融合实现了“1+1>2”的价值。
2.寻找跨学科链接点
《方案》指出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学习伟大建党精神。努力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领会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可见,立足地方文化,寻找跨学科链接点,实施跨学科单元学习,是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书中以《海安花鼓》教学为例,打破了单一学科教研组备课的模式,组织开展了一次多学科的深度研讨,形成“海安花鼓”学习脉络分析表。表中囊括关于音乐、科学、美术、语文、舞蹈、信息技术六大学科能力类型、学习环节及学习目标的设计。
3.立足日常生活
20世纪30年代,以杜威教育哲学为支撑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在美国兴起,鲜明地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室即工坊”等系列教育改革思想主张并积极践行。当下,我们同样可以立足日常生活,精心选择主题和内容,设计学习任务,发挥跨学科音乐学习整体育人的优势,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团队合作、实践创新等综合素养。为此书中通过音乐教学课例《奇妙的杯琴》向我们阐述了实现跨学科学习与生活相联系,可以从“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维度构建主题,为学生搭建全面的跨学科音乐学习框架。
通过阅读与实践,让我更加明白跨学科教育的重要性。它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注重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让我们学会用本学科知识去解决其他问题。不仅如此,它还能极大地拓宽我们的思维,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图文:朱琳 陶轩
一审:教师发展中心
二审:校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