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03
晓庄小学是1927年3月5日由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学校。自2018年9月1日新建复校以来,以”知行合一”为核心办学理念,让学生做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让学生做一个把读书和实践相结合的人。
“以陶为镜省自己,教书育人谱弦歌”,《知行学堂》专栏将以教育生活为源,谱写”学陶、师陶”的生活教育篇章。
南京市晓庄小学 沈如兰
那天,我们正在上三下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根据教学要求,课堂中的一个环节是让孩子们自己来说一说: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本课的教学目标清晰,一是一边听一边思考,想想别人讲的是否有道理。二是让学生学会尊重不同的想法。本环节的设计则是为了达成第一个目标。本课的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每个孩子似乎都有表达不完的想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言,好不热闹。可是,一句刺耳的话打破了课堂的和谐,也打乱了我课堂的阵脚……
冲突
小吴同学作为班长,站在不同意实行班干部轮流制的一边,他理性的说到:“我认为班干部轮流制确实会让更多的同学有‘干劲’,但是只有我们当班干部的同学才知道,哪怕是个小组长都是个不容易的活,不是人人都可以胜任的。更何况像我作为班长,你们可能会羡慕,但是你们不知道的是,我背后被沈老师批评了多少次!你们调皮捣蛋是我没有管好,你们上课交头接耳是我没带好头,班级常规分被扣了,我首先冲在前面担任‘背锅侠’……”小吴同学略带玩笑性质地吐着苦水,连带我这个班主任也戏谑一番,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组织委员小梁同学是个乖巧的女生,乐于助人,十分友善,在同学中呼声很高。她充满正义感的说到:“虽然我自己就是班干部,我也知道班干部的不易,甚至我也被沈老师天天批评,”伴随着又是一阵哄堂大笑,她继续说道,“但是,我觉得每个同学的潜力是无限的,有些同学从一年级到现在从来没有担任过任何职务,没有试过,怎么就知道他不能胜任呢?”此处响起了掌声,看来“群众们”都非常看好这个观点。
紧接着大家分为两个阵营开始表达自己的看法,支持的同学普遍认为“班干部轮流制”能够激励另一部分同学,发掘他们的潜力;反对的同学也都是因为班干部的工作难度较大,认为一部分同学能力上有欠缺,最终会让班级管理乱七八糟。我微笑着倾听着大家的想法,大家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我认为这节课的隐性目标——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兴趣已经达到。
可就在这时,反对阵营小严提到:“……像小星这样的‘差生’自己都还没有办法顾及……”我意识到不对,赶紧打断:“这样说,不太恰当哦,不可以给同学贴上这样的标签。但是老师相信你也只是用词不当,对不对?”小严悻悻地点头坐了下去。而此时,小星已经坐不住了,他的眼眶红红的,表情可以用“咬牙切齿”来形容。我安抚了他两句便继续上课,谁知不一会,一本书重重砸在了小严的头上……
支持
当大家回过神来才发现小星已经泪流满面,小严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得愣住了,谁都没有想到小星会如此激动。事情发展成这样,课也上不下去了,为了缓和这尴尬的气氛,于是我请大家都来说一说对于这件事的看法。其实这么做是有风险的,如果大家都只能看到小星的打人事件,集体对小星进行讨伐,这无疑对小星是进行了二次伤害,但是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同学们的支持才能让小星能够重新振作。
班长小吴虽是反对阵营,此时他却首先站出来替小星说话:“我们的班级人人平等,成绩是高低只是代表着学习这一方面,不能一棍子打死。更何况,‘差生’这个词实在太难听了,太伤人心。”女生小宁说:“有时候表达自己的想法措辞很重要,比如小严刚刚的话可能并没有恶意,但是大家听了确实不舒服,可能难过的不仅是小星,其他同学听了也很难过。”和我预料的一样,大多数同学此刻都抓准了重点,支持起小星,三年级孩子的语言虽然稚嫩,但是一句句支持让小星逐渐放松下来,不再是攥紧了拳头准备攻击的姿势了,但是小星还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下课铃响了,这堂语文课结束了,但是我知道这一课并没有结束。孩子们虽然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一定有一些同学还在等老师一个“判决”,当时的我很矛盾,于是我决定好好思考一下再和学生们谈谈。
思考
事后,我对这节特殊的口语交际课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从主题的角度谈事件
这是一节语文课,主题“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本就是个富有争议的主题,但这是不是引起这场风波的主要原因呢?我想这一定是有影响的。不同意这个观点的同学一般是印象中的好学生,或是本就担任着班干部的同学,他们提出的观点不可否认,另一部分没有担任过职务的同学做事一定是不如长期担任职务的同学有经验的。但是我思考,他们不同意的原因也有如果轮流制实行了以后,他们的“地位”(小朋友眼中也许会这样认为)的动摇。另一部分同意轮流制的同学中除了一些像小梁这样的“正义之士”,大多数都是没有职务的群众,他们同意是因为他们想担任班干部,想通过做一些事情证明自己,得到认可,摆脱“群众”“边缘人”等标签,其中甚至也有“差生”这个标签。这些标签是他们自己都不愿说的,当有人把它说出来,刺痛的不仅仅是小星的心了。以此分析,这堂课的主题势必会引起一些风波。
从学生的角度谈人文
小星平时不善言辞,家长不太管,因此成绩一直不太好。但是班级里有事他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运动会、大扫除都是他最开心的时候,因为那一刻他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我们的教育不论是哪个学科的教育说到底都是人的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帮孩子建立一个健全的人格。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小星是认可自己的价值,他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哪一方面更有发展,其实仔细想想,小星或许比很多人清醒很多。然而他毕竟是个三年级的孩子,他没有一个强大的内心,面对质疑,甚至是侮辱,他心中的堡垒一下子就坍塌了,导致的结果很有可能会影响这个孩子一生的走向。所以这个事件更重要的不是这节课的目标达成了没有,也不是追究“差生”一个名号到底冠错了没,而是借此事件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三观,帮助小星坚定内心。正如王崧舟老师说的:“回归人,才会有更好的语文教育。”
从教育者的角度谈语文
“除了走向人的语文,我们别无去处。语文教育的所有焦虑,都来自对人的有限、人的缺陷、人的幽暗的不许可、不接纳、不悲悯。”王崧舟老师如是说。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这是并行的两条腿,说实在的,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我越来越偏向工具性,逐渐忽视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真正感受,而这恰恰是让语文教育走进狭隘的胡同的原因。在语文课上,人是课堂的主角,培养健康积极的人是语文教师的使命所在。语文课上,我们除了可以抓住课文帮孩子建立正确的三观,更要抓住课堂契机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
温度
经过以上的思考,隔天,我把小星叫到办公室,想对他进行疏导:“小星,老师特别理解你今天课上的心情,但是还是想听你自己说一说。”
小星先是不愿开口,在进行了一番鼓励后,他终于开口:“我觉得她伤了我的自尊心。”
“你能和老师说出来,我真的很开心,开心的是你把我当做你值得信任的人。”我不紧不慢地说,“你不喜欢‘差生’这个词,是吗?”他点点头。
“那你觉得她说的对吗?”他犹豫了,他不敢肯定的摇头,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短处。
“老师觉得她说的不对!”小星的眼中突然有了光,“你吃苦耐劳,别人都嫌弃的下水道只有你敢用手去清;你热爱集体,别的班同学说我们班不好,你第一个冲上去理论;你很自觉,老师让你完成的订正,你一定完成了才下课。这么优秀的你,怎么会是‘差生’呢?你只是需要一个机会来证明自己。”小星的眼眶再一次红了,我像哄小孩一样,轻轻抱抱他,那一刻他终于大声哭了出来。
待他冷静下来,我继续鼓励他:“你到底怎么样,不是别人说了算,是你自己说了算,用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吧。”小星点头。随后我将小严的道歉信递给小星,小星仿佛打开了心结一般,轻松的向我告别。
小星出门后又折返回来郑重地说:“谢谢老师!”
这节特殊的口语交际课终于结束了,我在反思我这节语文课都已经岔到哪里去了,但是回头想想再做一次选择,我依旧会这样开展这节课。如果那一刻我继续按照自己的教案走,而不是停下来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那可能在一个孩子心里会觉得整个世界都觉得他是“差生”吧,后面会发生什么更是难以想象。
我很庆幸,最后那一声道别时,孩子眼里有光,心中有希望,不知道他能否摆脱“差生”的阴影,但是我相信有温度的语文教育一定能孵化出健康阳光的儿童!
成长的篇章
南京市晓庄小学 唐蕊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有幸担任一年级到六年级不同年级的英语老师,经历了许多有趣和有启发的教育瞬间,在此记录几段让我印象深刻的篇章。
第一章:启蒙之初
刚刚成为一名小学英语老师时,我倍感激动和紧张。我的学生们是一群充满好奇心和活力的一二年级学生。他们对英语充满了好奇,但也缺乏基础知识。因此,我的任务是在保持他们的兴趣的同时,逐渐建立他们的英语能力。还记得第一次教他们英语的日子,我以英语歌曲和游戏为主,尽量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我们一起唱儿歌,用动作和表情来理解单词的意义。虽然有时候会有混乱和笑声,但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兴趣一直很高,这使我感到鼓舞。慢慢地,他们开始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英语单词和短语,这是他们学习英语的第一步。这一阶段教育教会了我耐心和创造力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与年幼的学生打交道时,一定要俯下身来,让自己也变成孩子。
第二章:聚沙成塔
随着学生们年级的升高,我的教育方法也逐渐演变。在三年级,我着重巩固了他们的英语基础,包括拼读和基本语法。这是一个挑战,因为他们需要逐渐接受更为抽象和复杂的概念。我采用了更多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以帮助他们理解更多的词汇和语法规则。我还鼓励他们在课堂外积极参与英语学习,比如阅读英语故事书和观看英语动画。这些额外的努力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了英语技能,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四年级,我希望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英语文化和跨文化交流。我安排了一次“国际文化日”,学生们可以选择一个英语国家,了解其文化、食物、习俗等。这个项目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让他们开始明白世界上不同文化的多样性。学生们制作了海报、展示和小演出,分享他们对不同国家的研究。这个活动不仅加强了他们的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国际视野和尊重不同文化的意识。
第三章:扬帆起航
到了五六年级,学生们面临了更高难度的英语学习任务。他们需要阅读更长的文章,理解复杂的故事情节,以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因为他们需要突破自己的语言能力,达到更高的水平。我引入了文学阅读,让学生们接触经典和现代文学作品。我们一起阅读小说,讨论角色和情节,并进行写作创作,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帮助他们提高了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
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运用他们的英语知识来进行真正的交流。因此,我组织了一个“英语之旅”项目,鼓励学生用英语编写旅行计划和旅行日记。然后,我们选择了一个城市作为虚拟旅行的目的地,每位学生都成为了一名旅行顾问,为自己的虚拟客户策划旅行。这个项目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和口语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它激发了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和对世界的探索欲望。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老师,我深知教育是一项充满挑战和奖励的工作。通过每个学年的经验,我不仅教会了学生,自身也不断学习和成长。教育是一项充满无限可能性的事业,它可以改变学生的生活,塑造他们的未来。教育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需要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教育者的责任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技能,塑造他们的品格,以帮助他们成为自信、有价值观的公民。在我作为小学英语老师的职业生涯中,我见证了学生的成长篇章,这一切都让我感到非常骄傲和幸福。我期待着未来,期待着继续为学生的教育和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文:沈如兰 唐蕊
一审:教师发展中心
二审:校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