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1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应和着春风的照拂,晓庄小学数学教研组继续以“小先生制下数学自动课堂建构的实践”为主题,扎实备课、研学上课,探究学做单的编制策略。
3月10日上午,赵蕾老师与一(1)班的孩子们共同探索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一课,赵老师的课堂环节设计层层递进,生生在交流评价中自动共长,充分发挥了小先生的课堂引领作用,获得了组内老师的一致好评。
赵老师关注学生的知识生长进程,课前准备充分,活动形式丰富多彩。上课伊始,孩子们从已经学习过的立体图形入手,初步回顾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的不同特征。紧接着,2-1环节引导学生将积木上的图形请到纸上,非常巧妙地揭示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内在联系,将1-1中的感知转化为了看得见的痕迹。接下来,学生经历了在钉子板上围图形、将图形改变为指定图形的操作活动,将课本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孩子们在不断辨析改错的学习进程中深化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抽象认知,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就这样,学生在摸、画、找、想、围、猜中,经历观察、探究、分类、统计等过程,对平面图形的认知不断深化明晰,由具象走向抽象,由表面走向深刻,数学素养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与提高。
课后,低数组的老师们围绕这节课进行了中肯到位的点评,赵老师呈现的课堂教学设计为后续低数组进一步研制学做单、探索图形课的教学范式提供了新思路。
陆扬帆老师认为这堂课的画一画环节设计精巧,让小朋友利用便利贴将描摹后的图形贴到黑板上,再进行分类,让所有小朋友都参与进课堂,也让小朋友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断感知图形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赵老师非常重视小朋友们的数学表达以及数学运用,在认识了图形之后回到生活中,寻找生活中的图形,进一步巩固课上所学,也让小朋友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李聪老师认为这节课准备充分、活动丰富,学生在找、画、贴、围中经历观察、探究、分类、统计等过程,数学素养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与提高。将积木上的图形请到纸上非常巧妙的让孩子们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从三维到二维,在钉子板上围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时又从线到图形,从一维到二维,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认识放到全维度的链条中教学,符合整体教学的倡导,思路和观念非常超前,值得学习。
孙婷婷老师认为赵老师《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一课设计的非常新颖有趣,带着孩子在玩中学,学生学习兴趣较高。赵老师基于学生已有认知经验,从“摸—找”两个环节揭示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再通过描一描和钉子板活动帮助学生厘清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作为平面图形的特征。最后通过判断和猜一猜的活动帮助非常突破本课难点,感受圆是一个平面曲线图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教研之路上,晓庄小学低数组将站在以大单元整体教学的视角上,以学做单为载体,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将核心素养的发展落到实处。
图文:鲍婕菲、李聪
一审:刘珍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