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48
逐光而行,行将致远。在这春花烂漫的三月,南京市晓庄小学中高段语文组教研活动如期举行。2023年3月8日、3月9日上午,佘余华老师和周钰老师,以“简约语文”为引领,以“着眼大单元,精选内容”为主题,为中高段语文组老师们带来了两堂精彩的教学研究阶段探索展示课。
佘余华老师在本单元“寓言故事”主题下,精准定位教学目标,精准选取教学内容,以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质为旨要,带领孩子们走进由《伊索寓言》的一则寓言故事改写的《鹿角和鹿腿》。整个教学板块清晰,从猜字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然引入课题。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引导学生聚焦鹿的四处语言描写,先让学生从语言描写中感受鹿对于自己的角和腿的态度变化,顺其自然再去感受鹿的心情变化,指导学生读出心情,接着让学生自主发现这些语言描写的特殊之处,然后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表达中,最后尝试进行小练笔。整个教学过程层层递进,聚焦学生的语言的表达和运用,学生在整个课堂中朗读声情并茂,表达生动活泼。
周钰老师通过学生熟悉的语文书封面,调动学生已知知识和生活经验交流,聚焦大单元主题“传统文化”。接着,以古诗学习积累的“五读法”为抓手,以“一读准确,二读出节奏”为目标导向,给学生自主学习初读的空间,扶放结合,初读检查时,在他评、自评等多种方式评价的基础上引导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提醒易错字的关键笔画,及时板书,予以示范。精读教学部份以表格为桥梁,知道结合注释、插图和生活经验等多种方式,提取传统节日的名称、时间和习俗,特别强调易错的时间区分;最后由课内习俗引导探究三个传统节日的其他习俗以及其他传统节日的时间、习俗,并指导学生探索的方式,打开学生思路,也提供了一些可行的探究成果呈现样式,既降低了课下综合性学习的难度,也活跃了思维,课堂教学由课内迁移课外,层层推进,学生也乐在其中。
课后,在教研组长刘爽老师的主持下,进行了线上评课。听课老师们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环节、问题的设计、教学评价、教态、学生的课堂表现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价。肯定了两位老师的教学优点,如:
1.教学目标清晰,版块分明,能够着眼于大单元目标,精选教学内容,开展扎实有效的训练。佘老师将《语文园地》中的句子练习精妙切入课堂教学中,实现内容的整合,提高了教学效率。周老师能围绕单元主题、教材特点,提取核心内容进行整体教学,并且与综合性学习整合,有效指导学生开展“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打破了传统古诗教学的固有形式,改变了学生学习古诗的惯性思维,打开了今后古诗的学习新视角。
2.中年段的字词教学方式多样,看图识字,字形识字,提醒识字、正音,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不断强化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同时,讲练结合,非常的扎实有效。
3.教学中,朗读指导多样化。佘老师从态度入手,找出关键语句,再通过品读,体会心情变化,指导朗读。同时关注了写法,层层递进,学生自然感悟后实现朗读的提升。周老师则是多种方式引导朗读,以评促读,效果良好。
与此同时,老师们也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1.在学习重点句子的环节中,态度与心情两个板块如果整合起来,以评促读,激发学生体会鹿的多种心情,实现个性化的阅读理解。
2.《补充习题》完成后,如果有个集体校对,再读的过程,就更好了。
3.朗读节奏的部分,在初读时,建议还是先统一、规范,如223、43 节奏,等学生理解之后,可再个性化朗读。
教,学,研,正如阳光、种子和水,都是成长必须的力量!本次“着眼大单元,精选内容”的教学实践探索,也为我们后续精准教学的不断推进打开了一扇窗。窗外,春意正浓,我们一路前行就好!
文字:佘余华、周钰
图片:金蓉蓉
一审:周静
二审:徐同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