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91
11月14日上午,全体中、高段教研组数学老师齐聚录播教室进行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以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为研讨课例,共同探讨“小先生制”下自动课堂的研究和“学做单”的编制。
【以思促学 自动课堂彰显生本课堂】
上午第三节课,丁洁老师和四(6)班的孩子们为我们展示了一节精彩的思辨课堂。课堂伊始,丁老师首先带着孩子们复习了三年级时学习两个解决问题的策略模型——从条件出发和从问题出发,激发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接着通过“栽树”的情境,呈现不够清晰的一系列条件,让学生经历列表整理条件的全过程,并在列表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展示了不同学生的作品,同时在生生对话,师生交流过程中梳理信息整理的原则:分类整理、把握关键词,信息正确,从而进一步感受列表整理的清晰方便之处,帮助梳理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和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评促教 共同研讨提升教学质量】
课后,全体中、高段教研组数学老师们齐聚一堂,热烈的交流探讨、分享听课感受与收获。首先是丁洁老师对本节课进行说课,从教学设计思路、教学重难点、学做单的研制过程进行了详尽的分享,还进行了自我课后反思和困惑提出。接着所有老师就本节课发表看法、献计献策。四年级的李桐老师首先分享了学习心得,对于丁老师的课例改编设计表示肯定和赞赏,认为出示杂乱不清晰的一系列条件的设计可以引发学生对于“整理条件”的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五年级的朱琳老师和黄娟老师一致认为丁老师的教态自然、课堂节奏把控合理,给学生的展示和交流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间,体现了“自动课堂”学生本位的理念。三年级的李一郎老师、杨淑婷老师、朱文瑞老师一致认为整节课丁老师指导细致,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特点,也提出了自己对于教学设计的一些看法,大家纷纷就提出的课例研究角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接着,教务处刘珍妮主任就大家提出的困惑进行了解释和补充,她认为,本节课可以不用被“从条件出发”还是“从问题出发”设限,学生应该在策略课上灵活的选取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在矛盾中感受到列表的好处。最后马艳龙特级老师进行指导和总结,马特指出学生在课堂上经历完整的解题过程,体验非常深刻,有充分的体验整理的过程,目标达成度高,建议学做单的后半段设计让学生自主根据条件提问的环节,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巩固策略意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表示本次教研活动所有老师讨论很热烈、研究有深度、真正做到了学有所思、研有所获,期待下一次的教研学习。
教研无涯,探索有道。对所有教师来说,在这样的同伴互助、思维碰撞的研讨中,我们的教研之路不是一个人的摸索,而是一群人的共研共修,砥砺奋进。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在“自动课堂”的指引下,我们将继续磨练自身内力,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向教学有法、能言善思的未来迈进。
图文:李桐
一审:教务处
二审:校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