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21
金秋伊始,丹桂飘香。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九月的晓庄小学学校带着秋意,迎来教育教学路上的领路人——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陈瑶、陈新涛、高伟、夏晨铭四位教研员。在为进一步明确本学期教育教学方向,切实落实“双减”政策,提升我校教学质量,2022年9月19日上午,四位教研员同时莅临我校开展本学期的教学指导活动。
语文篇
语文由我校陆珊和杭天老师执教。
陆珊老师执教的一上识字3《口耳目》第一课时,她创设了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以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识字欲望。课堂上,陆老师引导学生根据图片和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运用引入字源、观察图片等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加深学生对生字的理解。课后,区教研员陈老师肯定了陆老师对于学生常规方面的训练、教学设计的用心,将识字目标落于实处,同时也对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指导: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趣味的教学形式、形象的教师语言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精彩发言,多一点情绪渲染;对于学生的写字习惯,多一些蹲下身来的指导,低段语文识字教学才能方显活力与温情。
第二节是杭天老师执教的四年级语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第一课时。杭老师课前准备充足,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学习提出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断从提问的方法、角度多方面思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为孩子们的思辨能力提升奠基。教研员陈瑶老师指出第二单元是策略单元,目标指向要清楚,课前可以布置与教学内容有联系的预学作业,抓住一个教学目标,让课堂更高效,让提问的教学策略更扎实,让学生能够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
数学篇
上午第一节课。高涵老师在二(3)班执教《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高老师从生活中的建筑图案出发,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初步获得对多边形的直观印象。在学生的交流汇报中,引导学生抽象出相应的几何图形。随后通过练习与操作使学生在独立思考、探索发现与小组合作中丰富了对多边形基本特征的感知,并能够自己亲手创造出图形。
第二节课,陆扬帆老师执教《认识1-5》一课,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学具表示出相应的数,并进一步抽象出数字,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的过程中体会数的意义,再用数字解释生活中的数量。最后再教学写数,让学生从书空、描红到独立写一些,规范地学会书写。
下午,数学组老师们齐聚一堂,认真聆听教研员陈新涛老师对两节课的指导。陈老师首先对高老师的课堂状态提出了表扬,表示在高老师的课堂上看到了师生之间的默契以及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并期待高老师在日后的教学中更加落实生本意识,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教学设计,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小先生”。其次,陈老师对陆老师的课进行了细致点评,表扬了陆老师对本节课的一些独特的想法,有自己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意识地关注幼小衔接。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希望陆老师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吃透书本,将一些零碎化的知识进行整合,让课堂更有意思。
体育篇
曹可老师执教的是水平二四年级《跪跳起》。曹老师通过“坦克大战”的游戏情景,带学生进入坦克训练营,通过准备姿势训练、火力训练、动力训练、低垫向高垫、高垫向低垫、最后到平垫练习,逐渐从一星级坦克升级到超级坦克,帮助学生学习跪跳起的动作。整节课让学生置身于游戏情景之中,激发了学习兴趣,并提升了跪跳起的动作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
程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队列队形》,一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小学,对小学的学习环境还在适应中。程老师的课堂上学生能够做到服从组织、有序练习、遵守纪律。稍息、立正、蹲下、起立动作简单,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在练习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利用表扬来鼓励学生积极练习,同时利用对练、游戏等方式把基本动作进行强化,吸引注意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练习参与度,展示了学生们积极的精神面貌。
随后,栖霞区小学体育教研员夏晨铭老师从教学设计、课堂组织、课堂评价和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指导点评,首先夏老师对曹老师课堂随机应变能力提出了表扬,肯定了本节课教学效果。同时强调对于重难点要有侧重点,要优化练习方式,可以从低垫到高垫再到低垫,以及对教学细节提出了合理性的建议。
最后夏老师就新课标改革对晓庄小学体育课堂以及校本研修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科学篇
蔡静老师执教的《空气有质量吗》,旨在让学生通过设计、操作实验和分析数据,得出空气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有质量的结论。并且培养学生在实验中搜集证据,证实自己假设是否正确的能力。空气作为对人类非常重要的一种物质,因为其看不见摸不着,因此本节课主要借助精度为0.01克的电子秤和平衡尺这两种工具,帮助学生习得科学知识。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教研员高老师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教师的教学语言需要更加精简,教师讲得太多;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可以给学生留悬念,在“玩”中学,从实验中获得思考。
第三节课是由杨悦老师执教的《鱼类》。课堂的开始,杨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知识回顾,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鱼类。接着,出示不同类型的鱼,由学生归纳总结出鱼类的共同特点,并与学生共同小结。最后,研究鱼鳍和鱼鳃的作用,观察鱼的游动与鱼鳍之间的关系。
结合杨悦老师的课堂教学,高老师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课堂逻辑要理顺,在备课前,就要理清课程的逻辑,关注到本节课的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应该放在归纳总结鱼的共同特征上。先观察,再归纳。
教研员高伟老师课后耐心地与执教老师进行交流,既有肯定和鼓励,也有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老师们受益匪浅。相信在日后的教学中,老师们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恒者行远,思者常新。通过本次调研指导活动,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晓庄小学的老师们将以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孜孜不倦的态度,在推动教学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谱写“双减”政策下的教育新篇章!
图文:各学科教师
审核: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