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晓庄】“自动课堂”下“小先生制”评价标准的思考和实践——记南京市晓庄小学数学组校本主题研修活动(十一)

浏览数量:52    

【知行晓庄】“自动课堂”下“小先生制”评价标准的思考和实践——记南京市晓庄小学数学组校本主题研修活动(十一)

1121日上午,丁洁老师和于顺老师分别执教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和第八单元《用字母表示数》,晓庄小学高数组全体教师到班观摩学习。

丁洁老师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

上课伊始,丁老师从校园菜地这一真实问题情境着手,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激活了学生求长方形面积的已有经验。随后丁老师改变情境中的条件和问题,从“求长方形菜地的面积”到“怎样围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最大?”,学生产生了用列举策略解决问题的需要。本环节,丁老师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列举的方·法。汇报环节,学生思维活跃,呈现出不同的列举方法,有表格列举和图形列举等多种方式。丁老师对比不同的列举方法,接着抛出核心问题: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通过讨论明确了虽然方法不一样,但都是把所有的可能情况一一列举出来,在列举的过程中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引导学生关注了一一列举策略的本质。评价环节,丁老师的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3道练习题的设计都紧扣1-1环节,让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用一一列举策略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20231213“自动课堂”下“小先生制”评价标准的思考与实践(1)_html_mc61716e.jpg

20231213“自动课堂”下“小先生制”评价标准的思考与实践(1)_html_m5187c27.jpg

20231213“自动课堂”下“小先生制”评价标准的思考与实践(1)_html_314053e2.jpg

课后,听课老师充分肯定了丁老师以真实问题情境贯穿整个教学环节的精巧设计,一致认为丁老师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学生经历了用列举策略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真正感受到了一一列举策略的价值。

朱琳老师认为在丁老师的整节课中,学生经历了理解题意、寻找方法、发现策略、反思策略、运用策略的过程。活动设计层次分明,层层递进,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张琪老师认为课堂上丁洁老师先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的时间,展示了围法的多样性,把学生的思维从无序引向有序;再用列表和画图等辅助手段,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列举的思考方法和具体操作过程;最后,通过几个问题进行巩固,加深学生对一一列举这一策略的应用意识。整个流程环环相扣,安排的非常巧妙。

刘珍妮主任认为丁洁老师的课堂充分干净、简洁,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在课中学生积极大方的展示自己的想法。在课的设计上,建议丁老师关注学生对于“一一列举”策略价值的感悟,可以设计一道练习,让学生在不同问题情境下思考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在对比中,感受策略的价值。

于顺老师执教《用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表示数是数的领域的再一次扩充,学生必然会对新知识存在很多好奇。于是刚上课时,于老师便询问学生对课题的疑问,借助学生的三个问题“什么时候用”“如何用”“有什么优点”开启新知的学习。随后先引出小时候的青蛙儿歌,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在熟悉的韵律中发现儿歌与数学的联系。儿歌如果唱不完,能用一句话来描述吗?于老师抛下一个主问题,引发了大家的思考,许多同学都有自己的想法,有的用一个字母表示的,有的用多个字母表示的,有的根据数量关系用字母表示。从学生的作品中,评议多种表示方法的合理性及简洁性,学生明白了字母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未知数,也可

以表示不确定的任意数,还可以表示数量关系、性质和规律。接着于老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习中涉及到的字母式以及自学材料,在学生的不断练习和深入讨论中,学生不仅关注到了字母之间的关系,还关注到了字母式表达的关系,并尝试考虑取值范围,进一步加深了对用字母表示数的理解。

20231213“自动课堂”下“小先生制”评价标准的思考与实践(1)_html_m256ac8d6.jpg

20231213“自动课堂”下“小先生制”评价标准的思考与实践(1)_html_m1e917886.jpg

20231213“自动课堂”下“小先生制”评价标准的思考与实践(1)_html_586cbfd8.jpg

课后,听课老师对于老师的课堂呈现和学生课堂表现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老师们是这样说的——

朱琳老师认为:于顺老师这节课,从开始的用字母表述概括的数,到着力体现数量关系以及用字母表示公式,到最后简写规则的学习一脉相承,体现了数学建模过程的魅力,主线明确又“润物细无声”。于老师从学生熟悉的“青蛙儿歌”着手,引发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的需要。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自学、思考,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张琪老师认为:于顺老师这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儿歌入手,引出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恰当地运用了学生身边的教学素材。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这是一个抽象过程,于老师在这节课中设计的问题与作业都是紧紧围绕着这个重点内容进行的,让学生经历了完整的抽象化过程,突破本课的难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刘珍妮主任认为:于顺老师的课堂以问促学,在课题《用字母表示数》出示之后直接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围绕学生的“三问”展开研究,彰显自动课堂的特色。在课中,通过有效的设计让学生理解了字母和字母式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建议于顺老师关注对于关键问题的提出要遵从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晓庄小学高数组以自动课堂为载体,将对儿童的策略意识和符号意识的研究培养推向新阶段。相信通过此次观摩学习,每位老师都有新的收获,将课堂实践变的更加有高度,有水平!

图文:葛晶、李桐

一审:教务处

二审:校长室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寅春西路99号 网站版权:南京市晓庄小学 电话:025-85367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