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42
开题论证明思路,科研赋能促教研
——晓庄小学承办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开题论证会
初夏恰悠悠,善研当思远。为了扎实有效推进南京市“十四·五”规划课题的研究工作,规范课题管理流程,以集体课题研究为载体,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科研素质和教科研能力,南京市晓庄小学于2022年5月30日下午承办了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小先生制”下小学数学自动课堂建构的实践研究》开题论证会。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有南京市小学数学资深教研员朱宇辉老师、南京晓庄学院赵东金副教授、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张明红副校长、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陈新涛老师、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鲁照斌校长。此外,南京市晓庄小学金立义校长及课题组核心成员也参加此次会议。本次会议由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南京市晓庄小学承办,由南京市晓庄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持。
会议伊始,金校长就课题创立发表欢迎致辞,围绕陶行知先生“三力”理论作出阐述,表达对各位专家莅临指导的感谢。
论证会上,各课题主持人分别对课题做了详细的阐述。
刘珍妮主任对《“小先生制”下小学数学自动课堂建构的实践研究》进行汇报,主要围绕研究背景、课题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课题成果的收集进行了设想。
丁洁老师对《亲生活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主题式创意课程建构研究》培育项目进行详细汇报。
专家组听取课题主持人的陈述后,充分肯定了课题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对课题组前期的准备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对其进行具体指导。
朱宇辉老师强调研究需要把握好三方面的关系。一是:学生与“先生”的关系。二是:“教学做合一”和“教学评一致”的关系。三是:教师与学生角色定位之间的关系。明确自动课堂需要有自然的氛围;学生要有自主的意识,能自由的交流和反思;学生需要养成自律的习惯。
赵东金副教授指出课题研究可以系统学习相关的的教育政策文件。针对陶行知先生特殊时代中的概念可以随着社会的发展,赋予新时代“小先生制”和“自动课堂”的意义。
张明红副校长认为课题研究的维度需要界定清楚,主持人应当明确这里的评价是对“自动课堂”还是对课题研究本身的评价。
陈新涛老师认为课题的目标不能过多,过大。要适当进行切割、分类,精炼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概念。
鲁照斌校长表示自动课堂要指向对学生自动之力的培养。目前自动课堂已经完成了一级指标的构建,今后要进一步细化二级和三级指标,让研究有方向。
专家组的指导高屋建瓴,深入浅出。从不同角度提出中肯的建议,让课题组的老师们受益匪浅。会议最后,金校长以“感谢”和“期待”两个关键词进行总结。此次开题论证会,使全体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明晰了思路,增强了信心。相信在专家的引领下,在学校领导们的高度重视下,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研究工作将会更加踏实、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