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晓庄】【知行学堂·陶心书社】第102期—— 读书丰底蕴 清气溢师心

浏览数量:94    

【知行晓庄】【知行学堂·陶心书社】第102期——  读书丰底蕴 清气溢师心


陶心书社第102期_html_5b023dc1.jpg

晓庄小学是192735日由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学校。自201891日新建复校以来,以“知行合一”为核心办学理念,让学生做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让学生做一个把读书和实践相结合的人。

以陶为镜省自己,教书育人谱弦歌”,《知行学堂》专栏将以教育生活为源,谱写“学陶、师陶”的生活教育篇章。


新学期伊始,南京市晓庄小学在金立义校长的引领下,继续掀起各学科教师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后本公众号推送文章所称新课标均指此版本)学习的高潮。为了分享学习成果,陶心书社工作坊从第96期开始,将分期分批推送青年教师的学习心得。

学习新课标 领悟新理念 分享新体会

(八)

语文学科

陶心书社第102期_html_m5a24e553.png

1

陶心书社第102期_html_m6310957e.jpg


分享人:南京市晓庄小学 汤姆


开学初,我研读了《语文新课程标准》之后,颇有感想,收获颇多。语文课程标准是我们每位语文老师实施教学的标杆。以下我就谈谈自己学习《新课程标准》的体会和感受: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各个学段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做作的腔调。

语文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乐于写作的意识,注重发展个性,注重打好基础,从而降低了写作的教学要求。教学中要求学生会“写话”,在中年级只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高年级仅仅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只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和“能根据习作内容的需要,分段表述”,这些都比过去低得多了。作文的本质在于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关于阅读教学,更加突出地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此次修订的语文“新课标”更加强调学生学习语文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的培养。要尊重学生阅读的感受,教师应加强指导,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

从教书和读书中使我感受到:教师的人生,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而我们的学生亦是如此,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发展。在组织教学中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生们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但每一颗都有与众不同的可人之处,因此便更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去浇灌、呵护,才得以使他们健康成长。

通过改变新的教学方法,希望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才能有较大的提高。在实践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反思,撰写教学日记、努力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新面貌。而在当今形势下,自己可以做的就是先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然后才能发挥引领作用,影响、带动周边的同事。


2

陶心书社第102期_html_m277d3e94.jpg

分享人:南京市晓庄小学 杭天

一、重视学生的“自悟”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当前的语文教学,其实大多数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的。其实,语文的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当然,学生的自悟必须在教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在我看来,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要有语言训练,要能够创造出新的火花。

  1. 重视学生的阅读背诵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学校有读书工程,不论是古诗还是课外阅读,都需要反复的读背。尤其是在一些好词好句中,课文必背的地方,很多时候学生纯粹“为考试而背,为学而背”。看似背诵默写,可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却知之甚少,遗忘的很快。因此,无论在课堂、课后都应该加强学生的阅读背诵能力,能够会背会用。另外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1. 将语文生活化

首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教学中要强调“精讲”,使学生能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作业。为此,要关注儿童的经验和体验,并以儿童的经验、体验为中介,解决语文课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与儿童生活的具体性、多样性、独特性的矛盾。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引导儿童进入课文的想象世界、情感世界,以儿童的自我体验为契机、引发儿童和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共鸣。既使是学生发表了一些“异想天开”,有悖于常理的意见,也不要轻易否定。我们常常见到的是,恰恰是学生天真、幼稚毫无忌讳的“童言稚语”,表露了儿童纯真的天性,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生活即课堂。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反复历练,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累积起来,才会形成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所以,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数学学科

陶心书社第102期_html_67fd3357.png


陶心书社第102期_html_44ecdb59.jpg

分享人:南京市晓庄小学 丁洁

基于新课标的游戏课教学思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在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方面有了新的变化,其中课程内容的综合实践部分指出综合实践应包括主题活动和项目学习,并列举了不同学段主题活动和项目学习的名称及具体内容。主题活动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给了我许多关于游戏教学的启发。

  1. 关于数学游戏设计

数学游戏的目标定位应该包含这样的两方面,一是指向知识掌握的,主要是在游戏中发现并巩固学过的相关书本知识;二是指向能力发展的,主要是在游戏中获得的经验、方法和核心素养。在设计游戏时应根据所学知识和学校教学实际情况设计多学时的活动和丰富多样的游戏内容与形式,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及方法、经验的积累。同时,应有“游戏经验分享”“游戏过程反思”等环节帮助学生梳理总结。

  1. 关于数学游戏实施

游戏课中游戏的实施要利于学生参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进行游戏并有所收获。首先需要进行一定的规则学习,可以是视频、也可以是文字,学生领会游戏规则后要进行尝试游戏,尝试过程中教师要跟进指导,关注学生的参与情况。其次,尝试结束后要进行交流讨论,比如“你有什么玩得好的经验可以和大家分享”“你觉得游戏中要注意什么”,讨论的环节中可以设置与游戏相关的典型思考题帮助学生将讨论中的“经验”内化,在具体情境中尝试实践。最后,进行游戏进阶,再反思游戏过程,总结自己的发现体验并大胆进行创意思考。

  1. 关于数学游戏评价

游戏课的评价应是弱化游戏结果,更重游戏过程的,即主要进行过程性评价。游戏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能否顺利进行游戏规则学习能否在游戏中与他人合作是否在游戏中应用或巩固了所学知识或者方法游戏中习得的经验方法能否迁移到别处去等方面。同时评价的形式也要多样,可以设计相应的自评表或者小组评价表,将自我反思和互评结合起来。

对于儿童来说,玩游戏远比学知识要轻松愉悦的多,游戏时他们能在开放、自然的状态下进行互动、探索和发现,与传统课堂相比,游戏学习更贴合儿童的天性,更能吸引他们参与之中。课标中将核心素养描述为“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如果老师能够将数学课程概念以游戏的形式融入到教学中,利用游戏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游戏中探索发现,表达、交流自己的理解,加深思考,获得经验,相信数学游戏会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有利载体。让游戏走进课堂,让其成为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阶梯,还需要我们一线教师有挖掘游戏素材的智慧,积极尝试的勇气和实践反思的能力。

图文:马艳龙

来源:各青年教师

一审:教师发展中心

二审:校长室


陶心书社第102期_html_19069c72.png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寅春西路99号 网站版权:南京市晓庄小学 电话:025-85367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