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晓庄】【知行学堂·陶心书社】 第120期——读书丰底蕴 清气溢师心

浏览数量:19    

【知行晓庄】【知行学堂·陶心书社】  第120期——读书丰底蕴 清气溢师心


陶心书社第120期_html_5b023dc1.jpg

晓庄小学是192735日由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学校。自201891日新建复校以来,以”知行合一”为核心办学理念,让学生做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让学生做一个把读书和实践相结合的人。

以陶为镜省自己,教书育人谱弦歌”,《知行学堂》专栏将以教育生活为源,谱写”学陶、师陶”的生活教育篇章。


孩子,你慢慢来

陶心书社第120期_html_m62afa98a.jpg

分享人:南京市晓庄小学 鲍婕菲

如果说读书就好似与人对话,那么读好书就似与哲学家一起头脑风暴,好不快哉!今天我想与大家共享读《可见的学习与思维教学》之后的想法与感悟。

陶心书社第120期_html_3e82f5bc.png

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与沟通中,我常常感受到独属于小朋友们的焦虑与压抑:繁重的课业、上不完的补习班、被压抑的游戏天性、总是没法满分的试卷……在父母的眼里似乎只有成绩,只求结果,不问过程,而自己更像是一部永不停歇的作业工具。

当被打压成为一种常态,便成了习惯。这些孩子从小就没有过独立思考的空间,更缺乏科学正确的引导,又怎能抵抗得住自媒体时代的流量侵袭呢?于是,在做人做事上,他们模仿自己在短视频平台上所看到的奇人异事;在知识上,他们依附于课本上的观念,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管中窥豹,失去了健全独立的人格。

可是我们,真的想培养这样的孩子吗?

若我们以自洽的态度对他们,他们也会用平和的心态对我们。

若我们欣然接受孩童的错误,那他也必将悦纳自己,从而更加坦然地去正视自己的问题,不断修正自我。

读《可见的学习与思维教学》,启发教师用鼓励的形式引导学生,鼓励孩子不怕挫折,越战越勇:理性看待挫折,教会学生如何从失败中学习。我们应创造一个学生不畏犯错和不怕失败的环境,珍视自己的每一次努力与付出,只问过程,不问结果。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明白错误不是对他们智力的评判,而是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错误甚至是难能可贵的——它可以使得我们从中得到反思和进步,真正地提升思维水平。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一些他们的“最佳错误”或者“史无前例的错误”,并说说在错误中收获了什么,又有了哪些新的感悟和提升。不仅如此,当学生没有达到自身所期望的目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失败的原因而不是结果,并告诉他们行之有效的策略方式,成为孩子身后强有力的后盾,支持他们回过头来再次挑战学习任务,尽可能地创造成功的学习体验。

 长长的成长之路,要慢慢地让孩子吸收丰富的营养:让他们经历有圣诞老人的童年,在发现老人是假的后也不沮丧,因为父母的爱是真的;让他们知道一些事情不可信任,但更清楚人们之间的信任与关爱永恒;让他们怀抱大自然、爱护小动物,更有人类伟大的同情;温情地教孩子看这个世界,鼓励自由和理性的思考,爱上自己身上闪耀的光芒,同时也欣然舔舐自己身上丑陋的伤口。


《致母亲》感想

陶心书社第120期_html_59a573a0.jpg

分享人:南京市晓庄小学 刘欢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认为梁晓声的《致母亲》这本书,可以给小学生们带来很多启示和帮助。以下是我的读书笔记:

陶心书社第120期_html_m32921a86.png

首先,文章中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感激之情。这对于小学生们来说,可以教育他们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学会感恩。可以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家人、朋友、老师等人表示感激之情,学会发现身边的美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其次,文章通过梁晓声对母亲的赞美,让小学生们认识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可以引导他们在家庭教育中,懂得尊重父母、关心家人,学会分享、合作和爱心。

最后,文章中的语言简洁、流畅,行文有感情,可以让小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美好的阅读体验。可以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读好文章,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总之,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认为梁晓声的《致母亲》这篇文章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通过这篇文章,可以让他们了解母爱的伟大、学会感恩和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图文:鲍婕菲 刘欢

一审:马艳龙

二审:徐同涛


陶心书社第120期_html_19069c72.png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寅春西路99号 网站版权:南京市晓庄小学 电话:025-85367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