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晓庄】【知行学堂·陶心书社】第141期——读书丰底蕴 清气溢师心

浏览数量:37    

【知行晓庄】【知行学堂·陶心书社】第141期——读书丰底蕴 清气溢师心


【知行学堂·陶心书社】第141期——读书丰底蕴 清气溢师心_html_5b023dc1.jpg

晓庄小学是192735日由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学校。自201891日新建复校以来,以”知行合一”为核心办学理念,让学生做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让学生做一个把读书和实践相结合的人。

以陶为镜省自己,教书育人谱弦歌”,《知行学堂》专栏将以教育生活为源,谱写”学陶、师陶”的生活教育篇章。


每一个孩子都是无价之宝

——读《一个很好很好的小孩》有感

【知行学堂·陶心书社】第141期——读书丰底蕴 清气溢师心_html_m63b51c4d.jpg

南京市晓庄小学 孙婷婷

我相信每个孩子的心都是光明的,每个孩子的灵魂都是自由的。

这句话出自《一个很好很好的小孩》这本书的作者是王悦微,王悦微是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这本书里主要讲述了王老师班上孩子的48个真实而温暖的故事。不同于其他的教育著作,这本书既没有深奥的教育理论,也没有很多华丽的词藻,反倒是以极为平易近人、诙谐幽默的语言,记录着作者与一个个学生之间平凡简单却又触动心弦的小故事。

【知行学堂·陶心书社】第141期——读书丰底蕴 清气溢师心_html_m7b997bb7.jpg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王悦微老师作为教师是如何捕捉孩子童真、发现孩子闪光的一面,也看到了她作为母亲,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引领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王老师用48个小故事,讲述了她与学生,与自己的孩子相处的点滴故事,温暖又感人。这些故事里,聚焦了学习、人际相处、情感启蒙、原生家庭教育等各种成长的小问题,这些问题看似麻烦,但在王老师眼里都是可爱的小麻烦,孩子们争吵,但是也会马上擦干泪水,他们打架,但是不会恶言相向,他们是可爱的。看完不由得感慨:这是多么优秀的老师呀,能够将孩子们许许多多小问题处理的井井有条,引导孩子们成长,这都是身为人师的智慧。

细细阅读这本书,结合我个人的教学实践,有了如下的一些心得。或许作为教师,当我们思考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之前,我们先需要思考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

首先,作为教师,需要放低姿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这里的放低姿态,指的是教师需要用孩子的视角去思考。比如,王老师在书中提到的一个孩子,他叫“帅哥豪”,这个孩子在班上比较叛逆,有一次王老师布置了作文题目《我的理想》,这位“帅哥豪”却交了白卷,一字未动。换做是平常情况下,教师一定会非常愤怒、严厉批评学生。而王老师却先耐心地询问孩子为何不写作文,“帅哥豪”表示自己没有理想,王老师倒是适当“妥协”,给孩子换了一个题目。通过这一件事,王老师获得了“帅哥豪”的信任。在良好师生关系前提下,,王老师发现了孩子身上越来越多的闪光点,孩子虽然爱顶嘴、叛逆,但其思想独立,是一个有主见的孩子。

书中说到:教育界有一句话,叫“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当我们的身体蹲下来的时候,心灵也跟着蹲下来,用平等、尊重、体谅的心态来看待小孩。老师愿意蹲下来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和孩子们平等交流,站在孩子角度思考问题,教会他们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

所有的成年人曾经都是孩子,所以抛开成年人的身份,我们回忆自己的童年,不得不承认学校里那些光芒万丈的记忆永远属于少数人,他们或长的漂亮可爱;或性格活泼开朗惹人喜爱;或一身才华;或成绩优异。而绝大多数孩子却是沉默的多数,正如王老师书中所说,那些沉默的多数孩子,似乎普通而平庸,但他们也渴望受到教师同样的关注。王老师之所以深受孩子们喜欢,或许正是她可以真正站在们的角度,察觉孩子们敏锐的内心,挖掘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其次,做“童真捕手”这篇中,王老师总是能够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善良宽厚的潇潇,坦诚真实想法的阿腾,拥有敏锐纤细文思的矮个子女孩行歌,努力获得自信而美丽的柳清清,迷失在嫉妒中的少女,还有大可,小乐乐,跳跳.......这些孩子不就在我们日常教学生活中吗?

走近一个孩子,就像是凑近一朵花。你有多幸运,能看到一朵花向你彻底张开,那些小小的花蕊,信任地让你一览无余。你有多重要,你一句无心的话,都会在孩子的心中激起圈圈涟漪。”这是教育的初心。

没关系,多说几次,多教几次,总有一天,他会懂得。”王老师在书中写到。是的,遇到教学突发事件,深呼吸,给自己一份体面,给孩子一个机会。面对孩子的告状,第一要紧的就是花时间和耐心来仔细地听孩子说,详细地了解过程,才能做出公正的裁决。对儿童来说,这种公正很重要,也很珍贵。

讲道理固然是教育的一种,却不是全部。”是的啊,平时的教学生活中教育是一个眼神,一次评语,一次小小的礼物,甚至是一次冲突。

当然,王老师不是神圣,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她的悲欢和我们其他老师的悲欢一般,或许总是能够相通。王老师在书中坦诚地说道:我也有被孩子们气到撕卷子的时候,也有气到失控流泪的时候。可当你谨记:“每个孩子都向往被他人认可,坏孩子也不例外。当他感受到这个世界对他敞开怀抱接纳善意时,他便会爱上这种价值感,从而和自己的劣性作斗争,努力让自己离开那个深渊。”教师要学会在处理学生每件事情后反思并想办法弥补,这里的弥补是很需要教育智慧的。年轻的老师别老想着去给小孩讲道理,小孩有自己的道理,有自己的世界。也不是说不要教育孩子,而是需要契机,也需要慢慢来,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来告诉他们。

没有一种理论可以指导所有的孩子,没有一本书可以教会我们所有的方法。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去想。只有这样,那些别人的故事、别人的话,才能变成我们自己内心的信念,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儿童、理解成长。只有成为更好的自己,才会拥有更好的孩子。因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朵云吹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多面关注学生成长

——读《学会教学》第三章有感

【知行学堂·陶心书社】第141期——读书丰底蕴 清气溢师心_html_4c4711fc.jpg

南京市晓庄小学 鲍婕菲


《礼记·中庸》有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学做教师是一场修行,是整个职业生涯中都需要面对的挑战。在这挑战中,我们需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认可学生的多样性,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实现学生的价值。《学会教学》的第三章就从因材施教的角度,指引着我们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知行学堂·陶心书社】第141期——读书丰底蕴 清气溢师心_html_69027f3d.png


图文:王丹 刘欢

教学目标分层,关注学生多样化

让多样化的学生收获多样化的方法,才是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授课前首先要吃透教材、课标,其次按照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确立教学目标,最后因材施教,设计好分层次教学的教案。在确立具体目标时,要分清楚哪些是属于共同目标,也就是大部分孩子都需要掌握的,哪些是次要目标,只有小部分孩子才会理解并掌握。

注重课前预习,削弱学生差异性

为了削弱个体差异给教学带来的影响,教师应该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前预习,给学生制定一些课前预习的任务,这样也能减少课堂教学的难度。比如,在教学课文时,可以使用导学单,从朗读课文、生字新词、梳理内容、资料搜集、阅读质疑等板块,帮助学生预习掌握课文内容。

丰富教学活动,实现学生价值感

学生由于能力水平、文化背景的不同,学生们擅长的学习方式也各不相同。有些学生喜欢抽象思维,而另一些学生更擅长于动手操作,还有一些学生通过与他人的讨论来学习。学生可以选取他们擅长的学习活动,通过完成并展示手抄报、表演课本剧等形式,分享阅读书籍的收获。学生利用这些学习活动来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实现自己的价值。

本章中我最喜欢这句话,摘抄下来,与大家分享。

【知行学堂·陶心书社】第141期——读书丰底蕴 清气溢师心_html_m43674539.png

这句话时刻提醒着我,教育的本质在于“学生学”而非“教师教”。“青” 如果仅仅是复制了“蓝”,没有自主思考和创新,是不会“胜于蓝” 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用心设计教学计划,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探究,助力学生成长。
图文:孙婷婷 鲍婕菲

一审:教师发展中心

二审:校长室

【知行学堂·陶心书社】第141期——读书丰底蕴 清气溢师心_html_19069c72.png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寅春西路99号 网站版权:南京市晓庄小学 电话:025-85367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