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68
兔跃前程去,龙携祥瑞来。回顾2023年,晓庄小学全体教师同心聚力,高歌而行,丰硕累累。
2024年1月26日上午,晓庄小学全体教师相聚报告厅,召开2023-2024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会议由颜丽副书记主持。
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金立义以《乐为 作为 有为》为题,对学校的一学期的工作做了全面的总结。
一、具体措施
党建工作有突破。本学期党建工作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可喜的成绩。党支部申报的《行知学堂 淬炼四力陶师》被评为南京市第三批中小学党建文化品牌示范点,并在党建工作推进会上现场展示;荣获江苏省首批“致敬教育家 践行新使命”教科研党建共同体单位称号;《传承红色基因 争当最美陶师》获栖霞区党工共建微服务项目评比优胜奖。
教师队伍有提升。学校扎扎实实抓校本教研,给教师搭建各类成长的平台。积极承办了四场省市教研活动、6场区级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参加了省区市的各类竞赛,开展对外交流和送教活动。丰富的活动,历练了教师,提升了教师的师德师能。
教科研有提高。学校申报的《长程作业:实践学习的新样本》成功立项为江苏省义务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项目;被立项南京市重点规划课题;南京市第三届教科研创新奖二等奖。刘敏和徐同涛申报的课题成功立项为市级规划课题;丁洁、刘珍妮、赵蕾申报的课题立项为区级重点规划课题;张玲玲、吴继敏、蔡静申报的课题为区级专项课题;市级个人第12批规划课题有12人成功结题。
德育工作成常态。每周由各个班级承办的集体晨会,主题不一,形式多样,很多班主任精心准备,效果很好。德育处每月开展一次班主任例会,例会有主题、有总结、有布置,让班主任知道工作中的得与失,不断改进方法,提升教育能力。举办了心育月“我自信,我快乐”的主题教育活动,其中有“优点大轰炸”“闪光点储存瓶”活动。给每一个学生配备了一本《陶娃苹果树成长记录册》,对应品德修养、智力发展、身心健康、艺术审美和创新实践,研制了五种陶娃星卡。
学生素养上台阶。期末考试学生学业成绩成正态分布,班级保持均衡发展。英语组举办了形式多样的英语节活动,体育组举办的“校长杯”校园足球赛深受学生的喜爱,体适能比赛迎新年,新颖别样。美术组征集了大量的长程作业作品,布置了学校的创意馆。读书节活动内容丰富,有读书感言的征集、童书的创编、思维导图的绘制、诗歌的创作,尤其是四年级学生特别奉献了一台精彩的课本剧表演。
文化建设提档次。今年学校完成了图书馆的提档升级,把学校图书馆、班级书吧、校园书柜实现了全线联网,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借书、还书的效率。完成了音乐长廊和信息长廊的文化布置,建成了录音棚、创客教室、机器人教室、舞蹈房,还有美食坊,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办学成效
集体荣誉。学校获得江苏省义务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内涵建设实验学校,江苏省融合教育示范学校培育对象,南京市第三批中小学党建文化品牌示范点,南京市环保小局长学校,南京市体育先进集体,栖霞区素质教育考核一等奖,栖霞区标准化考核一等奖等。
教师获奖。赵蕾老师获江苏省劳动教师基本功二等奖,颜丽老师获得南京市德育学科带头人称号,7位教师被评为栖霞区优秀青年教师。7位老师老师上了省市级展示课,27位老师上了区级公开课,在区红枫杯赛课中6位老师获一等奖,精品课一位老师获市二等奖,6位老师获区一等奖,区作业设计竞赛9位老师获一等奖,教师发表文章10余篇。
学生获奖。学生在第二十九届江苏省科技模型大赛、南京市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南京市第八届中小学生创客比赛、南京市中小学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栖霞区科技模型竞赛、五小竞赛、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小小朗读者比赛、两岸青少年征文大赛中荣获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获奖人次达300人以上。
家长满意度。学期结束,学校向全校家长开展了评教促教问卷调查活动,全体家长积极参与,对教师的满意度为99.69%。
对外交流。本学期共接待全国各地参访团12批次,晓庄小学和英国的霍加斯小学缔结成友好学校。
存在问题
教师负担有待减轻。双减之后,教师的课务陡然增加,加上家长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学校各项创建、评比任务重,教师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需要减负。
教学效率有待提高。教师固有的教学理念还在起主导作用,新课标精神领悟不到位,对教材的解读、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还有不足,作业的设计和对试卷的研究不够,导致教学效率还不是太高。
学生习惯有待改变。学生在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上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阻碍作用,需要改变。
教研实效性有待提高:教研还存在形式主义,研的程度不够,尤其是对教材、教学设计、学情、作业缺少针对性的研究。
应对措施
面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金校长提出了五个“重构”:
重构师生关系:教师要重新认识学生。现在的学生不是教师小时候的自己。他们有个性,很任性,胆子大,敢挑战,懂得多,见识广。时代在变,学生在变,老师的教育理念要跟着变。教师要做个良师,做有良知、有良心的教师。要有花苞之心,仁爱之心,柔弱之心,每一个教师要肩负起立德树人的使命,既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要把学生的兴趣、信心、意志、人格提振起来,让学生在晓庄小学六年遇见最好的教师,成为最好的自己。
重构教师文化:我校的Logo是教师文化最好的诠释。圆代表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彼此相处和谐共生;真诚不嫉妒,团结不分裂,不内耗,不内卷,每人做好分内的事,积极给学校争光。行和知合起来就是要做到知行合一。三个人是师生同行,也可能是一群教师同行,还代表一家人同行。中间的书希望教师多读书,丰盈自我,提升格局。橙色象征着活力与热情、创新与创造、愉悦与幸福、团结与自信。
重构教研文化。教研活动必须求实、求真、求新。不能玩虚的,搞形式主义。求实: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人员,踏踏实实搞好集体备课,人人参与,入心入脑;求真:通过集体备课,提升教学设计的质量,要深入研究区里的调研试卷,打磨周周练、单元试卷,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减轻学生的负担;求新:在教研的形式上,教研组长要发挥集体的智慧,守正创新,力求有点新鲜感,给教研注入活力。
重构班级文化:小学生受环境的影响很大。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文明有序:教室干净整洁,不凌乱,学生举止文雅,彬彬有礼。积极向上:积极阳光,有自尊心、荣誉感、自控力,有上进心。团结友爱:和同学相处友善,学会交往,遇到矛盾,不激化,学会处理,乐于助人。
重构校家关系:良好的校家关系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保证。家长必须和教师要同频共振,同心同行。爱心:教师对学生有爱心,不放大学生的缺点,让孩子在犯错误中长大;尊重:平等对待家长,要一视同仁,不要区分对待;理解:要充分理解做家长的不易与辛苦。
乐为,方能作为,最终成就有为。晓庄小学全体教师将在2024年,凝心聚力担使命,扬帆奋进赴未来,共谱发展新篇章。
校长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