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65
秋风送爽,金桂飘香,我校高年级语文组在“简约语文课堂下学习方式的重构”教研主题指导下,开启了本学期的教学实践之旅。
11月15日,李妙然老师在五年级(1)班开设了一节组内研讨课,课题为《松鼠》。这篇文章是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堂上,李老师紧紧围绕“分条梳理松鼠信息,了解其特点”以及“体会说明文不同语言风格”这两个核心目标展开教学。目标清晰,符合说明文教学要求,且具有可操作性与可检测性,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与任务,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说明文的阅读理解与分析能力。
李老师在提炼信息环节,指导学生学习使用“直圈法”“跳圈法”“概括法”等方法进行信息的提取。同时,李老师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在运用方法梳理其他信息时,安排了小组讨论活动并明确了小组讨论的要求与流程,包括每位同学发言后的补充更正以及代表推选等,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完善对文本的理解与信息梳理。
最后的环节中,李老师进行对比阅读的教学,选取了课文与《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关于松鼠的描写进行对比阅读。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思考与讨论,直观地感受不同文本在语言表达上的差异,进而深刻理解说明文语言风格的多样性,成功突破教学难点。并通过创设“动物园动物介绍牌”“导游介绍松鼠”等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不同表达方式的适用场景,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理解与运用意识,体现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整节课中,学生们认真思考,积极讨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学习模式,展现了我校语文教学的新风貌。
课后,五六年级教研组进行评课:
佘余华老师认为:
李妙然老师执教的《松鼠》,教学目标明确,板块清晰,学习活动设计得当。
《松鼠》是一篇说明文,李老师以课后问题为抓手,教学生学习梳理、提炼松鼠的相关信息并分条记录。李老师先引导学生梳理、提炼第一自然段松鼠的相关信息,教学生通过“直圈法”“跳圈法”“概况法”来进行梳理和提炼,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梳理、提炼其他段落松鼠的信息。最后全班展示、汇报、交流,老师随机点拨。
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讲解非常细致,循循善诱。当学生回答失误的时候老师能够以此为教学契机,激发学生再进行深入地思考。
整节课学生非常放松,思维非常活跃,教学扎实有效,可以作为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样板课。
杭天老师认为:
李老师的课堂教态自然,教学大方,学生整体素质高。围绕松鼠的特点提取信息分类条目进行讨论。给学生先精读第二自然段,再习得方法的情况下,小组讨论分享展示三四五自然段,给学生有支架,层层递进。在教学时落实到课堂中,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找出关键词。注重学生思考、讨论、汇报的学习环节,由此逐步完善,引出简洁提纲。但李老师上的是第二课时,这节课是否可以融入进第一课时中会更好。
这节课无论是从教学的设计还是教学方式的变革都学有所得。
“语”时俱进,“研”以致远。高语组将在教学中继续探索学习方式的变革,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图 赵璇/文 李妙然
一审 教务处
二审 校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