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07
2024年1月4日上午,在美丽的南京市晓庄小学,栖霞区全体科学老师齐聚一堂,共同开展了一场主题为“用教育重演论策略促进学生思维连贯性”的教研活动。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徐敬标副教授(兼任南京市晓庄小学副校长)、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科学教研员高伟老师出席了本次活动。
课例展示
第一节课是南京市晓庄小学的蔡静老师执教的《地球》。本节课的开始,蔡老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脚下的大地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很自然的回答是球体,蔡老师又追问:“有一位生活在公元前3500年的人信誓旦旦的告诉所有人大地是平的,你认为他愚蠢吗?”这样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因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他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搜集到的证据得出这样的观点实属不易。蔡老师利用三折页记录单,着重锻炼学生在现象与观点(结论)之间建立联系的推理能力,让学生饰演处于古代、古希腊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和现代的人物,分别寻找证据证明“天圆地方”、“大地是弧形”、“验证地球是球体”和“确证地球是椭球体”的观点,强调其中的对应关系,从而使得学生重演人类探寻地球形状的漫长曲折过程。
第二节课是南京市金陵小学的唐玉洁老师执教的《探秘月球》。从赏月咏月,再到探月登月,我们人类一直对月亮有着无尽的向往。为此,我们不断地对月亮进行探究:肉眼观察——望远镜观察——环形山的形成原因的争论——模拟实验分析——终于完成登月之旅——采集月球表层样品带回地球分析一系列的探索,才对月球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本课唐老师利用科普剧的形式,带孩子重演人类认识月球的历程,一步步踏着前人的足迹探寻月球的特点和月球的秘密。
主题讲座
南京市栖霞区龙潭中心小学江畔人家分校的郑思齐老师做了主题为《用基于“教育重演论“的“科学史——探究”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思维连贯性》的讲座。首先,郑老师对重演、教育重演论、科学史、科学史——探究这四个概念的内容进行介绍,然后结合蔡老师和唐老师的两节课,通过用4节科学课教学环节的细致分析充分解释了“科学史——探索”教学模式的4条实践路径,让参与活动的科学老师们对这种教学模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思考。
内容分享
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南邮分校丁青老师为老师们分享期末评价的内容。丁老师结合栖霞区技能检测分享自己学校在期末检测上的创新举措。将单纯的纸笔检测转化为增加动手实验环节,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科学的独特魅力,丁老师罗列了各个年级可作为期末检测的实验操作部分,结合课程标准,分析实验操作的必要性,希望老师们能从多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交流研讨
在交流讨论中,杨曦彤老师、葛彦君老师、蒋洁老师、杨帆老师、褚夫梅老师、郭莹莹老师做出了精彩的点评。
杨曦彤老师认为蔡老师的课通过观察现象、推理、论证带领学生用教育重演论策略亲历了人类探究地球形状的过程,学生能够投入课堂,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能够利用证据进行质疑,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唐老师这节课利用科普剧的演绎让学生身临其境,可以看出老师和学生在前期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学生在设计剧本有大量的思维发生,演绎过程中,观看的学生同时进行评价,这样所有学生都能投入课堂。
蒋洁老师认为蔡老师《地球》一课让学生重回人类探究地球形状的各个时期,让学生利用“现象—推理—观点”三折页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地站在过去人的角度,利用获得的信息和现象,结合材料去推理分析,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也让学生更能理解人们当初对地球外形的认识是怎么来的。而在学生每个阶段汇报结束,老师都会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有什么新的质疑,很好地过渡到下一时期科学家们的进一步探究,这也是人们为什么会不断探究的根本原因。总的来说,整节课非常精彩充分地还原了人们对地球外形的探究史。唐老师《月球》一课给了我特别大的惊喜,让学生结合资料大纲,进一步收集资料,设计剧本台词,最后通过课堂演绎让重现人类探究月球的历程。在学生设计剧本时,为了体现出科学性,学生就要在收集资料中了解探究月球的历史,并设计相关的活动体现出人们探究中遇到的冲突,这一过程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同时,在每一时期的演绎结束,唐老师都会适时提出一些关键问题,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总结,整节课很好地提现了“学生主体,老师主导”的教学理念。
杨帆老师提到在唐老师的课中改进了原有实验,让模拟环形山,更加的真实。用面粉代替沙子,可以让不同形状的石块落下来都能形成冲击波造成的环形山,面粉上面覆盖的可可粉,可以模拟陨石撞击过程中飞溅的粉末,可以模拟出逼真的辐射纹效果。
郭莹莹老师认为这两节课是一次新的尝试,第一节课巧妙的利用三折页记录单,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第二节课将演绎和探究相结合,良好的重现人类探究月球的历程。
徐敬标校长对本次教研主题中提及的教育重演论策略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且认为此策略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徐校长指出科学的起源是人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的运行有着不平衡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握科学的根本。
最后,科学教研员高伟老师做出总结点评。高老师强调科学课需要创新,但是无论形式上怎么创新,还是要注重科学的根本,课程的内容设计要指向核心素养,注重细节的把控。
相信通过本次的教研活动,教师们一定对教育重演论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巧妙地运用于课堂之上。
文字:蔡静
图片:汤笑、卞柳燕
一审:教务处
二审:校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