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59
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寓意,为了能让陶娃们在漫长的寒假中体验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解放双手和大脑,美术组围绕“兔”发奇想为主题拟定了不同方案,既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学科融合性,也注重发展学生的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素养。一起来欣赏吧!
“兔”书签 争当“阅读娃”
书签是穿行于书中的精灵,它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还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勤于读书。随着寒假生活的到来,一年级的小陶娃们进行了书签制作活动,引导他们假期居家多读书、读好书,提升阅读兴趣,增强动手乐趣。陶娃们纷纷以喜庆祥和的“兔年”为主题,动手动脑,精心设计,每幅作品均构思新颖,制作精美,将有关兔年春节的习俗、歇后语、吉祥语等融进小小的书签,小巧而不失
内涵。
“兔”红包 争当“红运娃”
辞虎迎兔,今年是中国农历兔年,兔的元素无处不在,二年级的寒假实践作业也融入了各种各样的卯兔主题。陶娃们发挥着想象,精心制作了创意满满的“兔”年红包。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让普普通通的红包变得与众不同。陶娃们在制作中体验其创造的乐趣,培养了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开阔创造性思维。你瞧,节日气氛浓厚的“兔”年红包在小陶娃们的巧手下诞生了,这样的独一无二的红包相信能让陶娃们“兔”然暴富。
“兔”故事 争当“能辩娃”
相信你一定读过不少关于兔子的成语、童话、神话故事,比如:玉兔捣药、龟兔赛跑、狡兔三窟、守株待兔......有狡猾的兔子、勤劳的兔子、懒惰的兔子......它们都告诉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看,同学们都结合自己的理解创作了自己喜欢的故事,陶娃们都很有插图设计师的潜力呢!找找看你能猜出来是什么故事吗?
、
“兔”花灯 争当“艺术娃”
花灯又叫彩灯,它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工艺,在我国流传甚广。在新春到来之际,四年级的陶娃们大胆发挥想象,纷纷行动起来,利用彩纸、皱纹纸、棉线、小木棒、红包等身边可用的材料制作出一盏盏独特精美的花灯,浓浓的年味儿在花灯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四年级的陶娃们在花灯制作过程中不仅体验到动手的乐趣,更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创“兔”字 争当“汉字娃”
五年级的学生搜集了关于兔子的年画,了解装饰元素,尝试将“兔”字进行联想、变形,他们结合了新年元素、兔子造型等,设计出了很有创意的“兔”字,“兔”字在他们的笔下变的生动有趣,既便于识别也具有装饰性,真是文字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精彩纷呈的作业,创意满满,学生的能力在实践中体现,思维在实践中发展,个性在实践中张扬。各种美好的新年愿望、浓浓的年味、满满的祝福,都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美好的种子等待发芽。
图片:美术组
一审:余瑶瑶
二审:徐同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