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晓庄】“自动课堂”下“小先生制”评价标准的思考和实践——记南京市晓庄小学数学组校本主题研修活动(八)

浏览数量:24    

【知行晓庄】“自动课堂”下“小先生制”评价标准的思考和实践——记南京市晓庄小学数学组校本主题研修活动(八)

秋暮露成霜,云卷寒风降。本学期,晓庄小学数学组围绕“自动课堂”这一主题继续研究“小先生制”评价标准的思考和实践。1128日上午,数学组的老师们齐聚合班教室聆听了陆扬帆老师执教的《认识厘米》一课。

课前,陆老师请一组同学分享了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出的课桌的长度,由此引出了测量时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厘米。在研究1-1环节,陆老师为学生准备了学具——小磁条,让学生先捏住小磁条的两端感受1厘米有多长,拿走小磁条用手指比划1厘米。再找一找身边的1厘米,许多同学都能用数学的眼光找出身边的1厘米,陆老师还补充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接着,陆老师出示一张纸条,让学生借助刚才的磁条量一量有多长,并请学生上台展示不同的测量方法,顺势引入了直尺。在1-2中,陆老师先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在学生的充分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相邻的两个刻度之间是1厘米;接着再找一找2厘米。研究2-1中陆老师带领学生用直尺进行测量,在学生上台展示时,陆老师注重生生间的相互评价,发挥“小先生”的作用,让学生纠错,对比总结出正确简便的测量方法。2-2环节,陆老师运用小蚂蚁赛跑的情境,先让学生测量①号②号小蚂蚁的路线长度,再根据要求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画线段。

20231211认识厘米新闻稿(1)_html_m43f1a20c.jpg

20231211认识厘米新闻稿(1)_html_m71e84ef9.jpg20231211认识厘米新闻稿(1)_html_m1029baa4.jpg

20231211认识厘米新闻稿(1)_html_558d120a.jpg20231211认识厘米新闻稿(1)_html_46c3ddd0.jpg

128日下午,刘珍妮主任组织数学组的老师们齐聚教师阅览室对《认识厘米》这一课进行点评、研讨。潘文轩老师认为陆老师在课堂上使用了丰富的学具,指导学生时很细致,运用希沃白板制作的课件非常灵活,值得学习,在1-1出示小纸条后可以先让学生凭着对1厘米的感觉先估一估纸条的长度,培养量感。鲍婕菲老师肯定了陆老师课前对学生的预设到位,2-1环节能尊重学生的学情,有层次地布置任务,2-2的习题设计非常连贯丰富,有梯度,很巧妙。朱文瑞老师对陆老师深入理解教材的能力进行了肯定,朱老师认为设置研究任务时有时可以让学生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判断,避免陷入思维定式。李一郎老师认为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测量时产生用直尺测量的需求,进而感受到直尺测量的便捷。葛晶老师认为陆老师2-1环节的设计兼顾了各个层次的学生。在1-2中也可以出示从刻度7到刻度61厘米,加深学生对“相邻的两个刻度之间是1厘米”这一结论的认识。

20231211认识厘米新闻稿(1)_html_m6df22dd0.jpg

教无涯,研无止,老师们在研讨中交流想法,分享智慧,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碰撞出许多思维的火花。晓庄小学数学组会一直秉承着“自动课堂”的理念,以学做单为抓手,让课堂焕发出别样的风采!

图文:高涵

一审:教务处

二审:校长室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寅春西路99号 网站版权:南京市晓庄小学 电话:025-85367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