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63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在这秋色宜人的日子里,中语组的老师们围绕“精准作业设计,精简教学流程”这一主题展开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杨雪莉老师和汤姆老师分别进行一节展示课。
杨雪莉老师执教《金色的草地》一课,课堂围绕习作单元“留心观察”的主题,以课后习题第二题为抓手,带领学生分三个环节展开学习,层层推进,让学生了解“我”观察到的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在此基础上,精准作业设计,融入小练笔,带领学生观察“含羞草”的变化,并将观察所得写下来。
汤姆老师执教《牛和鹅》一课,课堂围绕单元要素“批注”展开,首先温习旧知“提问”,引出本课重点“批注”。接着让学生自由朗读批注,初步让学生体会批注就是阅读感受,然后以课文中的批注为例子,让学生读文谈感受并说出如何得出感受,既而引导出做批注的四个方法:提问、抓关键词、做对比和总结收获的方式来写感受。在学生掌握批注方法的基础上,先结合课文片段做批注,后迁移到作业练习中做批注,巩固训练。最后让学生结合本单元语文园地总结归纳学习批注的好处。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课后,在教研组长佘余华老师的组织下,大家就两位老师的课堂展开了积极交流。
三年级组评课
杨老师的《金色的草地》有以下几个方面处理的很好:一、设计精简,目标明确,紧扣习作单元的教学目标。二、教学有法,学生得法。通过一连串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观察时自主想象的魅力,并且通过合作读,让学生习得想象的方法。三、讲练结合,有效教学。运用书中的练习题,设计任务情境,让学生一步一步感知文本,并懂得需要细致和持续的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变化。小练笔的教学,紧贴本课文本的特点,利用表格,让学生学会细致观察,并运用到自己的练笔中,给予了学生语言的训练。
汤老师执教的《牛和鹅》一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流程精简,围绕单元学习任务“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展开,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几处批注,总结出了批注的四种方法:提问、抓关键词、对比和收获。课上老师选取课文中的相关段落,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细节描写谈感受做批注,再由课文过渡到课外阅读,巧妙地融合了补充习题作业,关注了学生方法的习得。
四年级组评课
杨老师的这节课以任务群的方式呈现,教学目标明确,通过文本的学习学会观察的方法,然后通过小练笔的教学,给予学生语言的训练,体现了习作单元的特色,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写。讲练结合,教学手段多样。致力于从“教语文”到“学语文”转身。整节课,杨老师教得轻轻松松,学生学得明明白白。
汤老师的这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内容精简,教学方法精准,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学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聚焦单元语文要素展开教学,整节课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从文中的批注中发现并学习批注方法。重点指导,抓住关键词句。写感,写批注。讲练结合,整节课让学生听力、认知、操练到掌握的过程,将能力的训练落到了实处。
本次教学研讨活动,老师们收获颇丰。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老师们会更加注重解读教材,更深入理解新课标,以新课标为依据,探索更适宜的教学途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知之愈明,行之愈笃。这个秋天,我们正在“积蓄”力量,遇见更好的自己,努力做好教育路上的点灯人。
图文:佘余华
一审:教务处
二审:校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