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50
为了进一步推进“小先生制下数学自动课堂建构的实践”的研究,探究学做单的编制与使用问题,4月7日,晓庄小学中、高段数学教研组齐聚一堂开展了本学期数学组的第九次校本研修活动。
4月7日上午第三节课,朱琳老师在五(1)班执教《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朱老师以唐僧给三个徒弟分西瓜引入,让学生思考三分之一、六分之二和九分之三三个分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其次,朱老师引导学生借助纸片组内自主探索、交流,思考二分之一、四分之二、八分之四三个分数分母与分子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联系已学内容带着学生找到了“商不变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之间的联系。再次,朱老师设计了“小小设计师”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根据题目所提供地分数线索合理思考设计活动区、电视柜区和植物区三个地方的布局。最后,朱老师通过设计了三个包含“加”“减”变化和“乘”“除”变化的题组带着学生在练习中夯实了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
4月7日下午,中、高年段教研组数学老师就朱琳老师的课进行了研讨。首先,朱琳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学做单的设计意图,并反思自己这节课存在的问题,认为自己在教学1-2环节借助纸片找与二分之一相等的分数时,学生没有理解老师的任务。接着,组内老师提出了自己对于这节课的想法。
三年级备课组老师认为这节课用故事引入非常有趣,让学生产生学习需要,主动用多种方式证明分数之间的联系,体现“自动课堂”理念。对于朱老师提出的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教学引导发现分数之间的联系时可以用数形结合的方式。
四年级备课组老师认为这节课学做单的设计清楚,层层深入。在课中也关注创造机会,把学生推到讲堂中央,呈现多样作品。对于这节课的设计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在“分数的基本性质”归纳时要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选择,是否可以让学生再举例证明这个发现的一般性。
五年级备课组老师认为朱老师在学做单2-1环节作业设计有新意,但是在学做单1-1和1-2环节的目标定位上可以调整,1-1环节可以将目标定为提出发现,1-2环节可以将目标定为验证发现,从而让学生产生自主探索的需求。
最后马艳龙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提出自己的想法,“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一节种子课,要从单元设计角度出发,在教学2-1时,要让学生联系实际去说明自己的想法,可以给他们更多时间讨论。
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晓庄小学中、高段数学组的老师们也将不断学习、探索、改进,以学做单为载体,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图文:刘珍妮
审核:徐同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