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7
晓庄小学是1927年3月5日由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学校。自2018年9月1日新建复校以来,以”知行合一”为核心办学理念,让学生做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让学生做一个把读书和实践相结合的人。
“以陶为镜省自己,教书育人谱弦歌”,《知行学堂》专栏将以教育生活为源,谱写”学陶、师陶”的生活教育篇章。
读《科学的历程》有感
南京市晓庄小学 蔡静
初入小学科学教师岗位,栖霞区小学科学教研员高伟老师就说过:希望每一位小学科学教师都抽空将吴国盛教授的《科学的历程》读一遍。本书分为绪论和第一卷到第十卷,既有深刻的理论分析,又有激情的感性描绘。
“现代科学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上”是吴国盛教授在本书中反复提及的一句话,科学的未来和人类的未来都是一个未知数。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中,吴国盛教授指出在当今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人类应该意识到潜在的危险也同时存在,人类虽然通过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获得了很多能量,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支配自然的能力,但是也有可能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所以究竟人类该如何运用科学技术在自然与生存间取得平衡,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人深思的问题。
读完此书,我的第一个感悟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名不虚传。在人类五千年的文明史中,科学和技术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他的出现和发展不仅推动了人类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发展,也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兴衰。本书对科学史有着大量的描写。从希腊开始,科学成为了一种独立的、占据主导地位的精神风范,为现代文明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此时期诞生了许许多多的科学家。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继承了希腊人的科学遗产,将西方科学带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遗憾的是,阿拉伯科学的辉煌时期也只持续到12世纪。而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则持续到了17世纪,中国的四大发明分别为: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对近代科学的诞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中国人对近代世界科学文明作出的卓越贡献。
此外,本书还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19世纪是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科学领域的巅峰时期,而20世纪又是近代科学的转折点,此时期的科学技术不再是一个个抽象的概念,它成为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使用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例如核威胁、环境污染、生态危机和能源危机等,这些问题的出现,让人类不得不重新认识自然科学。究竟如何利用科学技术安全、绿色的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便利?这个问题是未来我们每一个人需要深思的问题。
回归到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也在课堂中为学生讲解相关的科学史知识。科学史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所学知识,也能培养学生“知其所以然”的科学思维。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意识到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就可能没有今天所看见的世界。同时,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为孩子普及关爱生命、保护自然的思想,让学生意识到在我们享受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不能忘记自然世界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一定要在保护自然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技术。
别再让你的孩子冷静下来
—— 阅读《儿童自然法则》有感
南京市晓庄小学 张娅婕
音乐课上,照常是每个星期的竖笛曲的展示课,孩子们在这个环节中可以通过自主举手的方式来向全班表演吹奏上一个星期的竖笛练习曲。一个男孩一手拿着蓝色的竖笛,另外一只手高高举起,身子几乎要从方凳上蹦起来,嘴里小声说着:“我!选我!”
“好,小G你和旁边的小Y一起向我们展示一下。”看着跃跃欲试的小G我理所当然地把这次机会给了他。小Y是班级里竖笛吹的最好的女生,我想,有这样的模范和他一起吹,小G可以不用在吹奏时承担一人面对那么多双眼睛的压力。
随着我说出的:“1、2、开、始。”两人一起开始了演奏。乐曲的前半段,两人吹奏的完美无瑕,无论是气息、音头还是连音堪称优秀。看着小G我心里油然升起欣慰和赞许,曾经经常回家不练习的小男孩在上学期末吹的还是磕磕巴巴,然而学期的开始就已然跟上了班级里学得最好的孩子,可想他回家一定经常将他的小蓝竖笛放在嘴边练习。
不知不觉已到了歌曲的后半段,这是指法最难的一句,孩子们或多或少都会在这一句出现错误。果不其然小G在这一句开始断断续续,看着一旁一点错误都没有的小Y,小G开始着急起来。他不断地重复那一句,小手也开始微微颤抖起来。我轻声说到:“小G,别着急,慢慢来。”但是随着小Y竖笛声的结束,小G愈加慌张,低着头默默地找指法,想要坚持吹完。可愈是这样,却发现错误越多。低着头的小G默默地从一开始的抽泣到泣不成声再到嚎啕大哭。
忽然间,我的脑海里浮现出前几天看《儿童的法则》里的一句话,“若是任由他哭泣,只想让他冷静下来,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因为曾经的我甚至大多的家长遇到这种情况时,都会想着让孩子一个人冷静下来,等不哭了再说道理,然而大错特错了!小孩子的情绪管理无法通过自己习得,而是通过大人不断的引导。在情绪紧张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先安抚,让他得到情绪上的舒缓,再引导下一步。
“别的同学先自主练习。”看着班级里关于小G的讨论愈演愈烈,我果断暂停课堂进度。我拉着小G的手去到没人的角落,我递给他一张纸,轻声说:“快擦擦脸,没关系的,在我心目中你已经很棒了。你想想,班级里有几个人敢第一个举手吹竖笛?就连小Y也不敢第一个举手对不对?”小G怯怯地点点头。
“再说,我知道你为啥哭”说罢。小G停止抽泣,看着我。“你回家肯定天天练的,对不对?”小G重重地点点头。我笑笑“所以呀,你是很自信地觉得今天的吹奏一定会很连贯,一点错误都没有,对不对?”小G又郑重地说道:“是的。”我又继续追问“结果你一看到大家看着你,你就开始紧张了对不?结果手就开始不听使唤了对不?”小G接连点了好几下头。
“可是宝贝,面对观众们的目光,就连那些最好的演奏家都会情不自禁地紧张,更何况你一个小朋友呢?紧张的情绪是再正常不过的生理现象,是你身体里自然而然产生的物质,如果没有紧张这种情绪,那都不是人啦!”我笑道。
小G听到最后一句嘴角微微笑了出来。“还有,我知道你迫不及待想要用行动告诉我,你回家有认真的练习了,对吧?”我问道。“是的。”小G坚定地回答,随后仿佛像是所有的委屈得到了理解一样,眼泪水又悄悄从微红的眼眶里流了出来。
“老师知道的,我从你吹第一句就听出来了。所以我说你已经非常棒了,因为你比其他人付出了还要多的努力,你用认真回应了我布置的练习,我认为你是最优秀的小朋友!可是,下次可不可以不要再用哭泣面对挫折了,出现问题我们就解决,哭泣只会让你变丑哦!快回座位吧!”小G腼腆地笑了笑,飞跑回了座位上,背挺得笔直。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中,我们时常会忽略孩子们真正的需求。而《儿童自然法则》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自然法则。
书中详细阐述了儿童成长的五大自然法则,包括纪律法则、独立法则、秩序法则、纪律良好法则和自由法则。每一个法则都深入浅出地为我们揭示了儿童成长的秘密。纪律法则告诉我们,孩子们需要明确的规则和界限来引导他们成长。这并不是要束缚他们的天性,而是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当孩子们明白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以接受的时,他们才能更加自信、自律地成长。独立法则鼓励我们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逐步放手,让他们学会自己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孩子们才能逐渐培养出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的能力,为将来的生活做好准备。秩序法则强调了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一个有序、整洁的环境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这也教会了孩子们如何管理自己的物品和时间,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律性。纪律良好法则则是要求我们在孩子面前树立良好的榜样。作为父母和老师,我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到孩子。我们需要以身作则,遵守规则,尊重他人,这样孩子们才能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成为一个有纪律、有道德的人。最后,自由法则提醒我们,要给予孩子们足够的自由空间。在保护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让他们去探索、去尝试、去体验。这样,孩子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感受益匪浅。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和方法,也让我更加明白了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努力遵循这五大自然法则,为孩子们的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我相信,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图文:蔡静 张娅婕
一审:教师发展中心
二审:校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