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学堂·陶美故事】走行知路,讲行知故事 第149期

浏览数量:23    

【知行学堂·陶美故事】走行知路,讲行知故事  第149期

新20240102【知行学堂·陶美故事】第149期——走行知路,讲行知故事_html_5b023dc1.jpg

晓庄小学是192735日由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学校。自201891日新建复校以来,以”知行合一”为核心办学理念,让学生做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让学生做一个把读书和实践相结合的人。

以陶为镜省自己,教书育人谱弦歌”,《知行学堂》专栏将以教育生活为源,谱写”学陶、师陶”的生活教育篇章。

让学生能有自己的声音

新20240102【知行学堂·陶美故事】第149期——走行知路,讲行知故事_html_m6941d282.jpg

南京市晓庄小学 汤姆

在最近几年的教学研究中,我渐渐发现课堂上听不到学生的声音,算不上一堂优质课但是,在单向灌输的课堂上,我们又能听到多少学生的声音呢?充斥我们耳的多是对学生声音的不自觉压制,如“注意听老师讲,不要乱说!”“有问题先举手,老师允许再说!”“说得不完整。”“回答错了,站着听。”“老师讲话不许插嘴,逞什么能!”“有问题,下课再问!”“就你事多,一会儿问这,一会儿问那,还有完没完?”等等之类的训斥。

我从去年开始,每上一堂语文课尽量引导学生通过预习,多提出问题,让孩子们把问题带进课堂。先鼓励表达能力强的孩子设疑提问,渐渐地扩展开来,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问题。现在我们班的学生个个都像个大问号,总带着满脑子的问题走进课堂。有时,面对孩子们的刨根问底,我有时也回答不出来,我只能说“你们的问题,我们课下再解决”让孩子们发问,以问题为纽带,组织教学,长此以往就能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他们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学生对解决问题的独特见解。

过去老师可能主宰着课堂,不容他人侵犯。但开放的课堂当中,应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在本学期前不久,我让学生用“破天荒”来造句,结果有一位学生樊站起来这样造句:“汤老师平常都很温和,但今天破天荒的十分暴躁。”按照以往的习惯,我或许会大声的斥责他,不可随意议论老师。但今天我并没有这样做,我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因为他造的句子本身并没有错,我应该鼓励他的思考,至少他确实明白了这个词的意思。当我表扬过他之后,全班从一开始的闷不吭声,开始转变为此起彼伏的笑声,之后课堂气氛也果然活跃了不少。我深深地明白:孩子享有保留不同意见的权利,此时此刻重点保护的不是个人的尊严,而是彻底打破学生对老师的迷信和盲从的那种绵延不绝的训斥和批评的声音,让学生能有自己的声音。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没有理由再抱着传统教育方法不放,只要我们留给学生机会,告诉他们表达意见是他们的权利;只要说明很多事情其实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许多领域是未知的有待探索的;只要热情地鼓励学生,真正地赏识学生,就能看到孩子敞开的心灵之窗,就能听到孩子们发自心灵深处的童音。


教学随笔

新20240102【知行学堂·陶美故事】第149期——走行知路,讲行知故事_html_1dcb7890.jpg

南京市晓庄小学 杨淑婷

一二年级是学生打基础,练常规的时候,落实好基础巩固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二年级学期数学迎来了竖式计算的学习,这是本学期的学习重点之一,即使到了小学高段、到了初中甚至高中,竖式都是我们计算的重要形式之一。

在学习竖式以前,学生基本以口算为主,所以课本上的练习作业我都会让学生直接在课本完成,并会在课本进行批改及订正,再额外布置练习本作业。布置作业也绝不是为了追求一个计算结果,而是要了解到学生的计算过程,培养好计算过程中的各种习惯,例如数位是否对齐,等号线是否用尺子划,进位“1”与退位点是否书写,解决问题是否记得写单位与答,这些都是从一个单纯的得数里看不到的细节。因为书本的位置是远远不够写竖式的,所以本单元课本上的练习作业我基本会布置到作业本中完成,一是让学生注重竖式计算的过程,二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每天我会对学生的作业本进行批改并让学生及时订正错误,经过两周时间不间断的练习与每天的订正改错,大部分学生对竖式的计算计算方法掌握得较好。

但是,也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班里一位家长看到孩子课本里的一些练习没有完成便感觉到了焦虑,我马上根据家长反馈的情况检查了孩子的课本,原来这位孩子把还没讲到的新内容提前完成了,并且答案是错误的,难怪家长看到会焦虑。确实本单元的作业布置由以前的直接在课本书写变成了迁移到作业本用竖式书写,家长看到课本会误以为孩子没有做过题目也没有批改,其实课本练习已经在练习本完成了。为了解除家长的误会及消除家长的焦虑情绪,我联系了这位家长。首先,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家长孩子把还没有布置到的新课练习做错了,而是先告诉家长发现孩子主动预习了课本上的新内容,并自己尝试思考了解决过程,虽然答案不正确,但是孩子主动预习这个习惯是很好的。这时家长知道了这里的内容学校还没有讲到,是孩子自己写的,便马上来向我确认这里上课是还没有讲到吗?我回复她是的,并对孩子主动预习进行了夸奖。家长马上跟我说:难怪看孩子做的题错了,但是没有批改还以为已经讲过了,现在明白了。于是我便接着跟家长反馈了孩子作业本的完成情况,把孩子的书本与作业本一同拍照给家长,告诉家长本单元因为学习竖式,课本空间不足,作业会布置到练习本中完成,提醒家长多关注作业本的情况,并把孩子在作业中出现的不足给家长进行了分析,并表示孩子经过作业的订正这段时间竖式计算有了进步,接下来的学习重点才是解决问题。这时候这位家长表示会配合监督并且给我回复了一句感谢老师的心细的教导。看到家长的回复,我也感受到了沟通的重要性,家长们可能不一定会每天关注孩子的作业形式,所以当作业布置出现了不同的形式时,我们也需要与家长多进行沟通反馈。

经过本次事情,我也考虑到了一个问题,全批全改是教学的常规要求,那当课本练习已在作业本完成并批改订正后是否有必要让学生重复在课本上写一遍答案呢?在这之后,为减少家长产生焦虑情绪及避免产生误会,这类已在作业本批改过的题目学生需在计算时把答案补充到课本上,并且可以安排学生们对照老师已批改的作业答案在课本进行互批,教师最后再进行检查,这样也能培养学生仔细检查的好习惯,并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图文:汤姆 杨淑婷

一审:教师发展中心

二审:校长室

新20240102【知行学堂·陶美故事】第149期——走行知路,讲行知故事_html_19069c72.png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寅春西路99号 网站版权:南京市晓庄小学 电话:025-85367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