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66
2024年12月18日,南京市晓庄小学举行区规划课题结题论证会第二场。本场论证会聚焦李聪老师《小学短兵运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周静老师《指向小幼衔接活动性课程的评价研究》和张玲玲老师、徐瑞环老师的《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支持策略的行动研究》三项课题。本次活动邀请了南京市晓庄小学教育集团金立义校长、南京市晓庄小学(文濬校区)张晓春副校长以及南京市晓庄小学(行知校区)颜丽校长作为论证专家参与指导,由教师发展中心刘珍妮主任主持,课题组成员参与。
首先,课题主持人李聪老师做了课题为《小学短兵运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报告。他从多个维度详细地展示了课题的研究内容、实施过程及研究成果,生动呈现了短兵运动校本课程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效应。在该课程的引领下,学生们不仅在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上取得了显著提升,更在团队协作能力和意志品质方面得到了有效培养。
李老师的汇报得到了3位论证专家的一致认可,专家们认为,李老师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金立义校长对课题研究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这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提高学生民族自信有着重要意义,针对校本实施的具体策略和方向金校长给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颜丽校长则针对课题研究内容的阐述提出了明确要求,她希望研究内容能够进一步具体化。张晓春校长在论证过程中指出,该研究的实践性成果颇为显著,同时也建议对策略性的理论成果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其次,课题主持人周静老师为课题《指向小幼衔接活动性课程的评价研究》做了报告。该课题研究指向小幼衔接活动性课程的评价,分析了时代、现实和个体发展背景,依据多种理论,界定核心概念,明确研究目标与内容,采用多种方法展开研究,取得了多方面成果:构建了涵盖认知、情感、社会交往和身体动作等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制定清晰评价标准;开发了观察记录表系列、儿童自评与互评工具包和成长档案袋系统等多样化评价工具;促进了儿童在小幼衔接阶段全面发展,提升了教师教育评价能力,为小幼衔接教育提供了新思路与实践模式。
专家们一致认为周老师的结题材料格式规范,研究内容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创新性,而且在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此外,课题成果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和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方面表现突出,为当前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专家们建议,在界定核心概念时应更为准确;需要明确活动性课程的评价策略,以便于一线教师在实践中运用;成果分为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规范格式。
最后,课题主持人徐瑞环老师做了课题为《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支持策略的行动研究》的报告。徐瑞环老师对规划课题《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支持策略的行动研究》的研究背景,理论依据,概念界定,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过程与方法,研究成果与实践等内容展开了介绍。
专家们在听取报告后指出,该课题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具有开创性,特别是在家长参与和支持方面提出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专家们还强调了课题在促进家校合作、提升家长心理健康意识方面的积极作用,并建议课题组在实现研究目标时,应增强其直观性,对研究成果进行深入提炼,并尽可能利用数字、模型和表格等形式展现研究内容。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专家评审和讨论,对晓庄小学区规划课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希望教师们能够从专家的建议中获得启发,进一步完善和深化自己的教学实践。
图片:刘珍妮
文字:各课题组
二审:校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