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9
周静,本科,中共党员,江北新区优秀青年教师、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她潜心钻研,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时一直扎根于班主任工作,与学生相处融洽,是孩子心目中可亲可敬的“周周老师”。
教育名言: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在与老师的交流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要关注孩子倾听能力的培养”; 也经常有父母这样感叹:“我说什么孩子也不愿意听,真是拿他没有办法。”那我们家长到底该如何做呢?
★放慢速度,创造倾听条件。
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要有意识的放慢表达的速度,使孩子听清每个字的正确发音,为孩子的倾听提供有力的保障;
★教会方法,培养倾听能力。
教会孩子倾听方法:当别人和你说话的时候,抬起头,用眼睛注视说话的人,将注意力放在说话的内容上,点头微笑等待对方说完,即使有不同意见,也不可随意打断,等对方讲完再发表意见。
★ 任务驱动,强化倾听习惯。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之一,也是身心发展的一个阶段。为此,家长可以用按指令行事的方法来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如:要求孩子听指令做相应动作;在日常生活中交给孩子一些任务,让其完成,以锻炼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让孩子根据某种音乐或节奏等,一边看着大人的手势,一边完成某些动作或相应的行为等。
★辨析正误,发展倾听能力。
生活中,有的孩子听一件事时,只听到其中的一点儿就听不下去了,这就说明孩子的耐心还不够,倾听的质量不高,听得不仔细,不专心和不认真。因此,家长应有目的地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去判断语言的对错,吸引孩子注意倾听,并加以改正。
★ 肯定赞美,巩固倾听习惯。
适时、巧妙地说出称赞的话,表达对孩子良好倾听习惯的肯定,并使其坚持不懈。
★专注耐心,树立倾听榜样。
倾听孩子的心声不仅是了解孩子心灵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孩子倾听他人的重要方法。生活中,许多父母都没有认真倾听孩子心声的习惯,这也是孩子无法养成倾听他人习惯的原因。父母必须每天抽出专门的时间来倾听孩子的心声。倾听孩子说话时,父母一定要端正姿态,千万不要摆出一副表面上倾听、实际上千方百计想出一些理由来反驳他的样子,或者是边玩手机边倾听,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
如造房子一般,听是学和说的“奠基石”。实践证明,儿童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后,说的能力也随之提高了,自然也为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