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67
6月18日,由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南京市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承办、南京市晓庄小学、南京市伯乐中学、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幼儿园新城园区共同协办的“真研究,教师的生命自觉”——南京市“教师创造学校”科研引领发展工程第二次研讨会在南京市晓庄小学开幕。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全国著名教育家、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成尚荣、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利明、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左坤、副所长何炳均、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街道人大孔娟主任、南京市栖霞区教育局副局长吴向忠、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朱光成校长、李宝玉副校长、张明红副校长、窦仕龙副校长等领导专家以及全市中小学教师代表近400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上午的主会场活动以“真研究:教师的生命自觉”为主题,包含开幕式、发现自我、改变自我、成长自我、绽放自我等环节。
开幕式上,栖霞区教育局吴向忠副局长首先致欢迎辞。吴局长感谢南京市教科所能够把全市教科研引领发展工程活动放在栖霞区召开。吴局长表示,栖霞区教科研工作将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科研内涵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让教师在科研的引领下,成为生命自觉的专业成长者。南京市教科所左坤所长在讲话中指出:“教师创造”是南京市教科所在对全市教师教科研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的科研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工程。正如左所在讲话中指出的:“本项目是在不断摸索中不断发展推进的,经过实践探索,我们提出了如下的路径:1.推陈出新,给有独特个性的青年教师提供成长的舞台;2.区域示范,以项目引领塑造教师的科研形象;3.制度保障,在机制层面给教师松绑,激发教师的科研活力。通过倡导个性化的教育科研方式,激活创新动力,促进科研交流,从而尊重教师的科研身份,以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专业发展路径来实现教师角色的重构,未来仍将不断地探索出提升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南京经验。”
开幕式上,南京市教育局张利明副局长发表讲话,他首先肯定南京教育科研近几年来的成果,并对“教师创造学校”科研引领发展工程给予了充分肯定。张局长认为:“1.教师创造学校,抓住了主体,激发了教师的自觉性,使得教师成为学校创造力不断提升的源动力;2.教师创造学校,首先要创造课堂,创造课程,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行为要落实到课堂课程之中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师创造学校,创造学生;3.教师创造学校的表达方式便是教师讲好自己的故事,只有教师扎根课堂,走进儿童,讲好属于自己的课堂、课程故事,讲好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才能更好的创造学校,服务学生;4.教师创造学校也抓住了引领这个关键词,教师创造学校离不开专家的智慧引领,通过专家引领教师,教师引领儿童,实现教育的高效发展,实现学校的不断进步。”
开幕式结束后,进行了“发现自我”“改变自我”“成长自我”三个篇章的主题活动。活动由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教育科研处饶赛华主任主持。首先,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朱光成校长以“适性科研,视像素养,生命芬芳——教师素养提升的区域路径与策略审思”的主题,从适性科研的图景、适性科研的行动、适性科研的样态三个维度报告了栖霞区教育科研的探索与发展。接着,来自栖霞区中小学幼儿园的教师代表、教科室主任代表和校长代表分别进行了“改变自我”为主题的叙事分享,在叙事分享中,我们看到了教师在课堂、课程、课题研究中的生命自觉,他们关注儿童的需求,关注自身生命的幸福体验,关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地,让在场的所有参会感受到了教师科研意识和教育生活的自然流淌。“成长自我”环节,来自栖霞区八卦洲中心小学的朱琍琍老师执教了一节独具乡野田园特色的美术课《鹂岛农忙》,老师带领孩子们感受农忙割麦子的动作、并逐步引导孩子们在作画中充分感受农忙的氛围和故事,更注重引导孩子们去感受美、感受幸福。一节美术课,体现了栖霞教师在教育中的创造与研究,得到了与会领导与嘉宾们的一致好评。
上午活动的最后,成尚荣先生以《教师的生命自觉》为主题,从发现自我、创造自我、创造学校等几大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教师创造学校的价值、意义与任务等。同时,成尚荣先生为上午的叙事分享和课堂展示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分享。成所认为:“教师创造学校这个研讨会在教师成长的方向感、情境性的把握上有价值,有态度。”他指出,一、这次活动的主题具有本土性与国际视野,回应世界的呼声、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更回应了学校发展的需求;二教师在教育路上要发现自己,这是教师创造学校的前提,还要去发现一群人,因为大家要在一起,则更好地创造学校,更需要教师去发现课堂;三、教师要解放,要创造文化,更要创造自己,成为创造性地教师,更好地让教师成为创造学校的核心;四、教师创造学校,要创造性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真研究中寻求教师的生命自觉。成所的报告,高屋建瓴,内涵丰富,让教师自省、自悟,推动教师走向生命的自觉。
绽放自我,各美其美。下午三所学校分别作为分会场开展了课例展示、主题沙龙活动。晓庄小学作为分会场,以“行:‘生命之兴’——知行合一 向着教育全协同”为主题,首先由晓庄小学余瑶瑶老师执教一年级《小淘猪》一课,余老师带领孩子们去欣赏各种小淘猪的泥塑作品,诱发孩子们创造的欲望,接着孩子们动手用泥巴去捏小淘猪,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捏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小淘猪。20个孩子,捏出了20个形态各异的小淘猪,每一个小淘猪都有自己淘气可爱的姿态,彰显了孩子们的个性和创造力,让听课的老师感到孩子们的世界真是无限的精彩。紧接着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教科室主任闫宁老师执教五年级《Animals in winter》一课,师生共同在绘本故事中,通过趣味游戏等方式层层深入阅读,让孩子们在自然中习得英语阅读能力,让学生的课堂充满生命力。师生的精彩课堂,给与会教师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赢得高度的评价。本次沙龙以《行:‘生命之兴’——知行合一 向着教育协同》主题,南京市教科所科研员洪超主持,南京大学操太圣教授、江苏省特级教师韩佩玲以及下午执教的两位教师,还有可爱的学生代表共同进行沙龙,他们围绕课堂点评、教师创造学校等方面进行深度研讨,孩子们对于课堂的喜爱溢于言表,为执教老师送上大大的赞赏;老师们围绕教师创造学校这一主题,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阐释了自己的理解和行动。操太圣教授说:“教师创造学校有工具性和价值性两种理解。工具性理解就是教师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而价值性理解是对教育追求是长期的,关注的是学生的成长,很难用数字来表达。要从两个方面着力:一是教师用具体行动去落实,把自身的创造力发挥出来;二是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校长要看到组织的力量,把每一个教师的创造力都发挥出来,形成一张有活力的教育大网,推动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
科研路上,栖霞真研究正在进行;科研路上,栖霞教育枫叶红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