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86
在这岁末降临,冬意渐深的美好时节,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标中提出的“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的教育理念,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各学科相互融合。2024年12月17日,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研究暨张明红、何伟名师工作室联合展示活动在南京市晓庄小学举行。出席本次活动的专家领导有:江苏省特级教师、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音乐研训员何伟老师,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数学研训员陈新涛老师,以及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晓庄小学教育集团金立义书记、颜丽副书记,南徐同涛副校长。
领导致辞:点亮跨学科教研之光
活动伊始,由南京市晓庄小学颜丽副书记致欢迎辞。颜丽副书记在致词中指出:跨学科主题学习是用两种学科或两种学科以上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来解决一种学科解决不了的问题。在新课标里也强调了课程的综合性实实践性,强调要培养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晓庄小学也将进行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促进各学科相互融合。
课例展示:数学与音乐的完美邂逅
接下来是课例展示环节。来自南京市晓庄小学的朱文瑞老师带来的数学课例展示:《音乐中的数学奥秘》。本节课教学设计独具特色,将数学与多个学科相融合。在本节课中,音乐贯穿始终,让学生一直保有学习的兴趣。以音乐开课,一弦琴如何弹出如此美妙的音乐,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提出质疑和猜想,朱老师顺势巧妙地引导学生,经历画一画、算一算、标一标、弹一弹的探究过程,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思考一弦琴定音的基本原理,并用数学语言解释一弦琴定音的规则,从而勾连起数学与音乐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学会在现实情境中灵活应用数学知识,感受音乐和数学的魅力。
紧接着是南京市晓庄小学的陶轩老师带来音乐课例展示:《琴“韵”悠“思”》。
本节课陶从一弦琴出发,再到古琴的教学,从数学与音乐相融合的视角下,听思了古琴之音。教学开始,陶老师先通过一个问题与学生们展开了知识的回顾,深入的探讨。感受到了弦的长短与音高的变化,随后古琴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与理性思考,让学生有了第二个探索,弦的粗细与音高的变化。在人琴合一的意境中体会古琴琴歌的魅力。陶老师在整节课的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对于音乐的内在联系。在古琴课的音乐教学最后,陶老师还通过列举了一些打破学科壁垒,跨界的古人,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启发学生更多的学科关联。
研讨环节:思维碰撞,共探跨学科教学新路径
两节精彩纷呈的课例展示过后,活动进入了研讨环节。研讨过程中,老师们纷纷表示,跨学科教学打破了传统学科的壁垒,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多角度思考,整合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跨学科教学还能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学科之间的美感。
专家点评:共赴跨学科教学的美好未来共
最后,江苏省特级教师、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音乐研训员何伟老师,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数学研训员陈新涛老师分别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精彩点评和高屋建瓴的指导。
何老师指出小学数学和音乐学科的整合学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多元思维,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力;通过跨学科学习,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两个学科,并培养终身学习的乐趣。希望老师们今后要怀揣危机感、使命感和幸福感,勇于突破自我。
陈老师指出今天的课例展示关注前沿教育,夯实新课程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希望老师们在跨学科教学中处理好三个关系:理性与感性的关系、严谨与理解的关系、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持续推进跨学科教学实践,深入研究跨学科教学的新样态!赴
最,京市教学研究室徐志伟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精彩点评和高屋建瓴的指导。 最后,
本次活动不仅展示了数学与音乐跨学科教学的魅力,还为老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启示。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全区教师将继续探索跨学科教学的新路径,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共同推动教育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图片:高梓雯
文字:李 捷
一审:教务处
二审:校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