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893
“八一勋章”是军队最高荣誉,由军徽、旗帜、长城、橄榄枝等元素构成,一般每五年授予一次,授予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作出巨大贡献,建立卓越功勋,在全国、全军有深远影响的军队人员。
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曾被美国人说是:一个人能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而马伟明更是被美媒誉为一个人能顶10个师。那么马伟明院士到底做出了哪些突出贡献,能赢得外界如此高的赞誉呢?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近“八一勋章”人物——马伟明。
马伟明,男,1960年4月6日出生,江苏省镇江市扬中人。199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并获博士学位。海军专业技术少将军衔,专业技术一级,动力与电气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军工程大学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
马伟明的主攻方向就是舰艇和武器装备上所有跟电力有关的部分,引领我国在舰船综合电力和电磁发射两大领域走在世界的最前沿。
动力系统被称作舰船“心脏”,直接影响潜艇的生命力。过去,人民海军的潜艇电机设备大多靠进口,严重制约战斗力生成。“核心技术必须国产化。否则,我们永远只能拴在别人的裤腰带上过日子。”马伟明深知,潜艇要装上“中国心”,必须靠中国人自己!
由于潜艇空间狭小、承载重量受限,为它提供体积小、重量轻、容量大、效率高的交直流电源,国际上一直没有理想的解决方法。上世纪90年代,马伟明率先提出用一台电机同时发出交流、直流两种电的设想时,电机界普遍认为,这是天方夜谭。“搞技术创新,就是要人无我有。”马伟明志在千里,看准的方向,百折不挠。通过充分论证,他创造性地设计出电力集成的技术方案,经过8年刻苦攻关,研制出世界上首套交直流双绕组发电机系统,并正式装备部队。从此,中国潜艇真正拥有了中国人研发制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心”!
随后,马伟明带领团队马不停蹄,再接再厉,集中力量向新一代集成化发电系统的研制发起全面冲击。多项关键技术被突破,某兆瓦级高速感应发电机系统也很快研制成功。
2008年,马伟明从合作单位湘潭电机厂获悉,作为风力发电核心部件之一的变流器全部依赖进口。当时,欧美日的几家大公司垄断了中国市场,进口产品价格高且条件苛刻——必须批量进口。“变流器技术,船舶高速发电机上有现成的!”马伟明决心打破国外垄断。经过近一年的攻关,国产2兆瓦级永磁直驱风力发电变流器样机顺利出厂。
经过运行试验,样机多项指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消息传开,出口中国的变流器大幅降价,当年即为国家节约采购经费约10亿元。掌握了核心技术就有了话语权。国家能源局看到马伟明团队的技术成果对新能源行业具有重大作用,支持他们成立国家能源新能源接入设备研发中心,成为首个落户军队的国家级新能源研发基地。
马伟明院士胸怀祖国,多年以来他都致力于众多科研领域的研究,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非常突出的建设,他为祖国所付出的已经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他那一心为国的精神正是现在成长于新时代的年轻一代应当学习的,我们也应该为了自己祖国有这样的人才而感到骄傲!
马伟明院士说过:“要做就做最前沿的!为什么非要等外国人做成了,我们才开始跟着做?”作为少先队员的我们,要以马伟明爷爷为榜样,从小就要立下远大的志向,永攀科学的高峰,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图文:大队部
审核:校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