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晓庄】【知行学堂·陶心书社】 第124期——读书丰底蕴 清气溢师心

浏览数量:19    

【知行晓庄】【知行学堂·陶心书社】  第124期——读书丰底蕴 清气溢师心


陶心书社第124期_html_5b023dc1.jpg

晓庄小学是192735日由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学校。自201891日新建复校以来,以”知行合一”为核心办学理念,让学生做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让学生做一个把读书和实践相结合的人。

以陶为镜省自己,教书育人谱弦歌”,《知行学堂》专栏将以教育生活为源,谱写”学陶、师陶”的生活教育篇章。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陶心书社第124期_html_66389ee8.jpg

分享人:南京市晓庄小学 万高娣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塔拉·韦斯特弗创作的自传体小说,整本书讲述了一个来自美国大山深处的女孩塔拉,通过接受教育最终实现与原生家庭和解的过程。

陶心书社第124期_html_m12b4fcbd.jpg

塔拉的原生家庭负面的很典型,暴戾、无助、压抑并不可违背。塔拉的父母有七个孩子,童年一点也不轻松,每个孩子都需要承担一定程度的活,以减轻负担。因为父亲偏执而不可挑战,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塔拉的童年,经常在忙着储存食物。她的父亲总是相信会有突如其来的战争,只有储存好相应的食物,才能活下去。因为父亲,塔拉和兄弟姐妹不断的置身于危险之中,但即便经历了两次同样的车祸,着火事件,孩子一次次的受伤,甚至于父亲自己也经历爆炸烧伤,依旧不能让他觉醒。塔拉与兄弟姐妹的童年,充满着伤痛和不安全感母亲懦弱但忠实追随父亲,每次孩子受伤,第一时间并不是去医院,而是交由母亲处理,母亲对于父亲的决断,从不反对。大哥肖恩有极端的暴力倾向,不止一次伤害她和姐姐,不仅将塔拉的头塞进马桶,还用刚杀完狗沾满血的刀,威胁塔拉……种种经历,让塔拉17岁前,以为自己的生活,就是眼前的样子。直到哥哥泰勒,考取大学,给她带来了新的视野,让塔拉明白,世界远不止眼前的灰暗,于是塔拉踏上了求学之路,终于在最后挣脱了来自原生家庭的桎梏

想要真正摆脱长达将近二十年的影响,不仅难在在孤独和无助中去接触和接纳新的思想,更难在承认过去生活的错误与荒诞,舍得站在曾经深爱的家人的对立面,其实我们每个人成长的轨迹都有相似之处,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丰厚,思想的变迁,我们一步步摒弃过去的某些观念,一点点成长为全新的自己,塔拉把成为新的自己的过程称为教育。

其实每个阶段的教育带给我们的意义都是不同的,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真正感知其中的意义,总有人在模糊教育真正的意义,教育并不能直接带给我们财富和名利,它真正带给我们知识之外的收获是独立思考的能力,质疑的能力,共情的能力,使我们得以运用我们所积攒的能力去发挥我们所学到的知识,然后我们能够去创造,进而发挥了价值,对社会做出了贡献,教育的意义得以显现和立体化。塔拉告诉我们,教育意味着创造,意味着打开生命的无限可能,通过教育,我们才能接受不同的声音,去看更大的世界,最终,塑造一个,最理想的自己。


《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陶心书社第124期_html_m70e3357d.jpg


分享人:南京市晓庄小学 王殊悦

今天,我读完了《窗边的小豆豆》。《窗边的小豆豆》中巴学园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比如去寺庙或田野里散步看蝴蝶,每周都有两次涂鸦课,每天午餐都可以吃到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平时还有露营、野炊、茶话会许许多多有趣的事。老师每天都会带领孩子们到校外去散步,那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在散步中,孩子们看到什么,老师就相应地渗透相关的知识。在与大自然那么亲密、融洽地接触中,孩子的思想被放逐了,心灵被解放了,到处充满着他们的欢声笑语,那是在学校里永远也学不到的,相信孩子们定会终身难忘。

曾经,“小豆豆”是个顽皮、很难管教的孩子,在课堂上她多次吵嚷着跑到窗边去看自己的偶像“宣传艺人”,她还许多次掀起课桌的盖子……由于她不守课堂纪律而被老师“罚站”走廊,最后被退学。但当她走进了“巴学园”她的身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不仅学会了遵守纪律而且学会了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因为小林先生认为:“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生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他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也有来自成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尽早期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精心呵护,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小林先生热爱大自然,他希望孩子们尽可能地保持自然的性格。所以他能静静地倾听“小豆豆”四个小时的说话,给小豆豆充分的表达时间;他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设计运动会的比赛项目,来激发一个残疾孩子的自信。正是在他的这种教育理念中,小豆豆逐渐的发生了变化。

此外, 小林校长亲自为孩子们编韵律操,他经常说:过于依赖文字和语言的现代教育,恐怕会使孩子们用心去感受自然、倾听神灵之声、触摸性感的能力渐渐的衰退吧?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不会感动,也不会充满激情。小林校长真是一个懂得孩子心灵的可爱的教育家。因此我们就更应该想尽一切办法让我们的课堂生活化,要多开展适合学生兴趣的活动,也让学生时刻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虽然巴学园是几十年前出现在日本的学校,但是小林校长那种尊重、爱护学生,民主、平等、人性化的教育思想,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今天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有极大的耐心和广博爱心去关注问题学生,学会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做到与孩子平等对话,理智地顺应孩子的发展,还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孩子的心灵就是这样的简单和美好,喜欢什么就会对他付出所有,为他哭,为他笑。我们应该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真正地从每一个学生的角度和地位出发因材施教,培养和发展他们独立的个性,像小林先生那样用心倾听孩子的内心、心去做、努力去做,一定会有无穷无尽的快乐收获。有时候,孩子们的要求并不多,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鼓励和一个关注的眼神,但小小的内心有着丰富多彩的世界,善于用心发现的教育者才会游乐于这个美丽、善良的世界。

我们现在的教育现状虽然还没有达到书中所描写的那种境界,可幸运的是我们正在改变着长久以来公式般的教学,正在向人性化、自然化的趋势发展。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像小林先生那样走进儿童的内心深处不断地发现他们特有的品质给他们充分的空间去探索、观察、创造,把大自然给孩子们当天然的“教室”让孩子去观察与探索。而且还应像小林先生那样尊重儿童 ,用爱心与信任给我们身边的“小豆豆”们贴上永远撕不坏的好孩子的标签,使他们拥有光明的未来!


图文:万高娣 王殊悦

一审:马艳龙

二审:徐同涛


陶心书社第124期_html_19069c72.png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寅春西路99号 网站版权:南京市晓庄小学 电话:025-85367616